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侨网北京4月18日电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追悼会18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现场一副黑底白字的挽联颇为醒目,道尽了梁老“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一生:“光明磊落奉献爱国情怀,鞠躬尽瘁奠基航天伟业。”
一片挽留声中毅然回国
1949年9月,在美求学的一对同窗好友在美国挥手告别,从此分道扬镳。其中一人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发展,另一人则在一片挽留声中毅然登上邮轮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数十年后,选择留在美国的人成为了波音宇航公司首席科学家,坐拥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而另一位成为了原中国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住进普通的单元房,工资只有前者的百分之一。
这位选择回国的学子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梁思礼主持和参与了中国近程、中近程和远程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工作。曾担任长征三号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长征二号火箭型号副总设计师,为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杰出侨界人物。
曾有人问梁思礼,昔日好友与他在科研领域的地位相当,但收入却相差很多,对此作何感想。梁思礼的回答是:“他研制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而我研制成功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2016年3月,梁思礼因病入院治疗,后于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留美探索“工业救国”
上世纪4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梁思礼申请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州嘉尔顿学院的奖学金。母亲变卖了一些家中值钱的物件,尽最大努力东挪西凑了路费。1941年,梁思礼登船赴美留学,母亲把买完船票余下的100多美元包好,揣进梁思礼的口袋,临行前她告诉儿子:“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今后一切要靠你自己了。”
梁思礼去美国仅半个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美日宣战,从此中美之间的通道被全部切断,他和家人也彻底失联。在美留学8年,梁思礼从未得到过家人的接济。
留学期间,他是个地道的穷学生,平日在学校食堂当洗碗工,假期去罐头工厂流水线当工人、当水上救生员等,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直到读博士时,由于为美国军方研究所做课题,才有了一笔并不宽裕的工资,月薪大约2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