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2岁的“中国科学之星”近期回国负责中科院古DNA实验室
付巧妹 破译古人类基因密码(治学者)
在同龄的年轻科研人员当中,32岁的付巧妹无疑是佼佼者。
就在不久前,《自然》杂志刊登了名为《中国科学之星》的特写报道,选取了“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付巧妹便赫然在列,并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入选理由是“帮助重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的历史,并希望用古人类遗骸的DNA改写亚洲的史前史。”
今年1月,在结束德国、美国7年的求学和科研生涯后,这位年轻的女学者回到国内,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开始打造一支“中国制造”的古DNA研究团队。
对于“少年得志”,付巧妹显得冷静谦虚:“我不过是比别人幸运,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获得了肯定。”
跨专业
从文保技术到古DNA,多学科背景帮她的研究打开局面
出生在江西的付巧妹从小就对生物方面感兴趣,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这种兴趣更是与日俱增。原本想着大学考取相关专业的她,却误打误撞地进了西北大学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这其实是个文理交叉专业,以化学为主。”付巧妹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计算机、大学物理、考古和文物鉴定等课程。”
虽然在当时,付巧妹觉得这些课程设置太广且和所学专业不太相关,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本科阶段打下的这种综合基础对她开展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因为一直抱着未来能在生物领域工作的愿望,付巧妹在本科毕业时放弃了本校保研,转而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从事骨骼方面的研究。2009年,她结束了硕士阶段学习,前往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类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到了德国并不意味着被认可,达到研究所的要求成了摆在付巧妹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付巧妹说:“和国内不同,德国的博士学位是一项工作,每年都有考核,一旦没通过就会被淘汰。”
到德国学习古DNA研究是付巧妹自己主动而且强烈要求的,尽管她之前在这方面没有太多基础。“做古DNA研究,听起来好像还是和骨骼打交道,但是技术本身都是和遗传相关的。”
“幸运的是,我搭上了DNA研究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列车。”付巧妹说,“第二代测序仪的出现带来了大量数据,进行大批量数据的挖掘并抓出有用信息,在这点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研究生物或者生命科学的人并不见得有优势。”这样一来,反而之前学习的被付巧妹认为“并没多大用处”的计算机和高数等知识,成了她在古DNA研究领域打开局面的因素之一。
于是,在到达德国4个月后,付巧妹便因其“吸收能力强,而且不仅是被动接收,还能自主互动”,被批准可以正式开始在研究所里攻读博士。
四位上海科学家获得2014年度何梁何利奖 | 2014-10-30 |
社会学家谢宇:科学精神强调的是自由探讨(... | 2014-10-30 |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揭晓 | 2014-10-30 |
非院士科学家获诺奖 屠呦呦创下六大纪录(... | 2014-10-30 |
王义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2014-10-30 |
四博士荣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 2014-10-30 |
屠呦呦获诺奖入选2015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 2014-10-30 |
三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 2014-10-30 |
王赛:校园“科学孩子王”(图) | 2014-10-30 |
“90后”老师王赛成小学校园“科学孩子王” | 2014-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