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众托:我与祖国同呼吸 共命运(图)
//www.workercn.cn2017-04-14来源: 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彭伟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顶尖的科学家,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是白发苍苍,不苟言笑的老学究?还是脑中时刻散发着智慧之光,需要仰视的超级天才?今年5月30日,全国8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就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从本周起,本报记者将陆续带您走进科技工作者们的领军者——两院院士的世界,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成功秘诀以及他们心中的理想信念。

  走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的办公室,不大的地方堆满了一米来高的各种著作、杂志,柜子里既有刚出版的最新研究著作,也有发黄的经典书籍,办公桌上离手最近的地方躺着一本红色胶皮封面的旧英汉词典。王众托院士一天的工作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已经88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天上下班,甚至过年的时候,也要来办公室转转。

  1928年出生的王众托,经历过战争的动荡,经历了祖国的生死存亡,他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尤为纯真。回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活动,他说:“我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有幸经历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从一个弱国逐渐发展成强国的这段历史以及自己的成长过程,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幸福和骄傲。”

  “1939年4月,日寇对汉中进行轰炸,炸弹差点落我身上,弹片摸起来都是烫的。”炸弹的碎片和溅起的泥土一阵阵落到他所躲避的壕沟内,这样的情景令王众托充满悲愤,此后他立志改变国势衰微受人欺凌的局势。1951年,王众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环球人物杂志》曾发表了一篇文章,称1951年毕业的清华大学电机系为“最牛班级”,因为这个班出了一个总理、四个院士,还有众多部级干部、总工、教授……),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他愉快地服从了祖国的需要,“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民族自尊心,我们觉得无论到哪里都是有了一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令我最难忘的是中学生活,我们没有排名和成绩单,但是每个人都对科学和祖国有一种朦胧的难以割舍的情怀。”在清华大学的学习时光更使他认识到科学殿堂的庄严绚丽,几位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及时地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加强了工程科学内容,使得当时他们这几届学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理论思维训练。除此之外,当时同住一室的级友之间也经常交流,许多重要概念,都是在这种交谈中进一步领悟的。

  “我的工作就像是在跑接力,跑的是第一棒,虽然掌声大多给了最后一棒,但我没有一点后悔。”60多年来,王众托一直在做学科的拓荒工作。他在我国自动化研究与教育的起步阶段进行过大量艰苦的探索,是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他的研究领域广泛,特别在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与知识系统工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一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科学家,是我国少有的“全才”院士之一。

  总结60多年来的学术生涯,王众托说:“我正是在祖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一个贫穷衰弱的国家走向独立自强,科学技术从落后逐渐追赶先进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亲身经历了我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艰难曲折过程,虽然也有过挫折,时而受到鼓励和理解,时而受到歧视和批判,但问心无愧的是一直按照自己年少时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夙愿,没有停止过对新事物的探索。“一方面是环境造就了我,另一方面是我有着追求新事物的性格,对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使得我对新学科的发展孜孜以求。我也曾羡慕一些同时代的学者,在某一个领域中得到名师指引,深入钻研而取得突出成就,不像我那样不断地在转换专业领域,但我还是常常以自己经历过各种起伏跌宕,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和阅历,能够成为新领域的拓荒者而感到自豪。”大学生记者团周冉祥 本报记者谢小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