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吴文俊:出题给西方做的数学家(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5-08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吴文俊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中国数学史国际研讨会上作公众报告。新华社发

吴文俊在指导学生。光明图片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数学界巨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驾鹤西行,享年98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他说:“吴老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他的学术贡献将永镌史册,他的精神风骨将为后世楷模,他的家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中国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未来砥砺前行!

  1.建立起新时代的新数学

  2003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科技周刊》刊登了吴文俊的署名文章《东方数学的使命》。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一个问题:“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为解答这个问题,吴文俊身体力行。在拓扑学领域,吴文俊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在吴文俊研究的影响下,研究拓扑学的“武器库”得以形成,法国数学家托姆、美国数学家米尔诺等许多著名数学家都受他启发或以他的研究为起点之一,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他提出的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因为这项工作,他获得了2006年的“邵逸夫数学奖”,评奖委员会写到:“通过引入深邃的数学思想,吴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该方法被证明在解决一大类问题上都是极为有效的”,“吴的方法使该领域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性变化,并导致了该领域研究方法的变革”,他的工作“揭示了数学的广度”。

  这样开创性的工作,源自吴文俊对数学发展、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刻理解。郭雷回忆道:“最令吴先生自豪的是他‘第一个认识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真实价值’。”吴文俊认为,中国古代数学不同于西方传统公理化数学,它是构造性的、算法性的,因而是最符合数学机械化的。他用算法的观点对中国古算作了正本清源的分析,不仅开辟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也与机械化数学的开创密切相关。

  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研究领域、创立自己的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郭雷认为,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吴文俊的学术生涯中。正如中国科学院在讣告中所写:“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