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8岁
“好静”的长寿老人
生活中,数学“国师”也乐于尝试。
2000年,吴文俊在清迈参加学术会议时,骑了大象;在澳大利亚,将蟒蛇缠到脖子上;在香港,年逾古稀的他,甚至坐上过山车。
“随性”,是身边人对他的集体回忆。
中科院数学所的大门口,常见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车前往知春路一带,目的地通常是一家新开的餐馆,或是咖啡厅。
吴文俊好吃,多名学生回忆,老师四方菜系“照单全收”,尤爱西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常带着学生涮羊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卓军,是吴文俊的第一批博士生。他记得,老师吃菜几乎没有忌口,但仅有一项:从不吃带馅儿的食物,包子、水饺乃至肉丸子,一律不沾。
对于这一“禁忌”,吴文俊对学生解释为,少年时代“吃了太多带馅食物,成年后看到就吃不下”。
吃之外,还有睡。在学生印象里,老师嗜睡,动辄超过10个小时,且“一点就着”。李子明回忆,有一年,吴文俊在欧洲某小镇游览,需乘坐火车,就在火车站的长椅上,趁机补了个觉。
这位98岁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就是“好静不好动”。他常对身边人说,自己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李子明说,吴文俊晚年几乎很少遛弯,出门也大多打车,直奔知春路闲逛。等到年纪再长,司机纷纷拒载,他干脆在家做起“宅男”。
“宅男”爱逛书店,看历史书,读小说,尤其日本侦探小说,也爱看好莱坞电影,他是传奇影后英格丽·褒曼的粉丝。
随性的背面,是对欲望的克制。
吴文俊认为时间宝贵,尽管热衷围棋,却从不上场。“电视上有围棋比赛都会看,但他觉得一盘棋下几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他的女儿说,多年前,自己将一副扑克牌带回家,说话从来细声细语的父亲,第一次“盛怒”,要求“扔掉”。
7683号
小行星命名“吴文俊星”
吴文俊自称“不爱动手”,这位在数学领域勒石记功的院士,曾是位物理成绩优异的少年。
1933年,他入读沪上名校正始中学。在高中时代,一次题目很难的物理考试中,吴文俊成绩优异。
而当时的物理老师却判断,成绩好是因为有数学天赋,因此不遗余力地推荐他选修数学科系。
毕业那年,吴文俊获得学校资助,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并以理学院第二名的成绩,被数学系录取。
他与数学从此结缘。在校期间,吴文俊自学实变函数论,康托尔集合论,并开始钻研点集拓扑。
1946年,大学同窗赵孟养,将自己在“临时大学”的助教职位让与吴文俊。与此同时,还带来一个消息:教育部将公开招考公费“中法交换生”。
当时的法国,是西欧数学,尤其是拓扑学的高峰之一。他没有错失这次机会,1947年在陈省身先生推荐下,踏上前往法国的轮船。
两年后,吴文俊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一年他30岁,是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研究员。
1951年,他举家回国,自此再也没有离开。
据媒体报道,中国中学生多次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回好成绩,被认为是中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对此,吴文俊提到,参加数学竞赛获奖是很可贵的,但不能过分重视。“它不能代表一名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2010年,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如今,数学巨星陨落,吴文俊星依然启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