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稻穗低垂,痛别农田院士
//www.workercn.cn2017-08-10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团队凝聚优秀人才

  长久以来,朱英国院士和团队每年都去“天然温室”海南搞研究,那里每年可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大大加快水稻育种科研速度。为此,他20多个春节未与亲人团聚。一直由在校园内外做临时工的老伴代他孝敬老人、照料家人。直到晚年,他才给老伴办了社保。“有一次,老先生自己准备了一笔钱给老伴,告诉她这是单位奖励她工作认真的‘奖金’,其实是他表达对家人的愧疚。”昨日,武大生命科学学院李阳生教授忆起往事,不由感叹:朱老在工作上是良师,在生活中像慈父,对学生和同事比对家人还关心。师生们碰到任何困难,他都尽最大能力帮忙。住院期间,李阳生每次去探望,他都关问实验室的情况。大家劝他保重身体,少操点心,他还是三句话不离工作,最关心的始终是团队建设、成果应用。

  该学院党委书记姜星莉说,朱英国院士从来不为家事找学院,但凡找来,谈的都是关于科研基地建设、团队发展和人才培养。朱英国院士对事业的激情和对后学的关爱,为团队感召、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种下的是水稻,提取的是人血清白蛋白,武大生科院杨代常教授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一场革命。而早年,由于家境困难,他只是一名初中肄业的农技员,在田里摸索钻研。与朱英国的相识、相知,让他更坚定地将人生坐标定位在田间地头。后来,他成长为美国大公司的资深科学家,却毅然回国效力。

  杨代常教授说,朱老师教会我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朱英国院士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少课题主持人坐在家里‘开单子’让成员去做事。朱老师从不这样,一直坚持下田。”

  临终仍关心青年成长

  古稀之年,仍带研究生。本报记者每次去采访,一谈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位朴实、和蔼的老人都格外欣慰。

  3月中旬,他还走进罗田一中,讲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中学生在挫折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持之以恒,把握机遇。并捐出10万元设立奖学金。

  他常鼓励学生们:“敬业精神很重要,生活苦点没关系,精神不能垮。”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将梦想刻在心头,将足迹印在田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