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建功国防的无人艇,“精海爸爸”造
访无人艇研发团队带头人罗均
“精海1号”无人艇。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就像精卫愿以微薄的身躯衔来一草一木填满整片大海一样,命名源于“精卫填海”故事的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艇“精海”,正以同样的精神“遨游”深海,提供着来自大海深处的数据,让人类更加了解、亲近和和平利用大海。而讲述“精海”成长故事的正是被誉为“精海爸爸”的罗均。
生平中第一次“孤注一掷”
2013年,当“精海1号”无人艇南海巡航完成了对西沙及南海诸岛礁的水下地形地貌及水文测量任务,以及完成勘察相关航路、检验海图等资料准确性工作载誉而归时,谁会想到这艘载着十八般武艺驰骋南海的小艇差点儿“难产”?谁又会想到正是“70后”罗均的“孤注一掷”挽救了“精海”?
罗均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先任教上海大学,后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2011年获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博士后回国。有人问他何不在国外发展,他说自己的根在中国,只有回到祖国,才能成就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
回国后,罗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机器人研究领域。与无人艇结缘,罗均说既偶然又必然。
我国有18000公里海岸线和14000公里岛礁岸线,国内常规的海测船吃水深,在浅海、礁石多的海域测绘往往会遇到阻碍。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罗均认为必需要用新的技术手段。他想到无人艇,想到把自己擅长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无人艇的设计之中。
经过规划、设计,对标国家要求,攻克技术难题……罗均和他率领的团队做了很多努力,但在申报国家课题时还是落选了,这也意味着研发资金没了着落。上千个日夜的艰苦努力难道就这样“泡汤”了?团队里有人灰心了,罗均尽管也失落但他不愿放弃,“这么好的课题一定要做下去,哪怕自筹资金也要干。”
科研成功的例子很多,失败的也不少,而自己贴钱做科研的却不多。国家课题没有申请上,钱从哪里来?
罗均原本住在上海中心城区,房子是他“最有价值”的资产。为了“创造条件”也要做无人艇项目,他用这套市中心的房子置换了一套郊区的房子,多出来的钱投给了“精海”。
如此孤注一掷,在罗均的人生中还是第一次。“当时想不到是成功还是失败,就一门心思地想把这个国家需要的事干成干好。”罗均说。
同是上海大学老师的妻子深知罗均对无人艇事业的热爱,没有反对罗均的“不理智行为”。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的确不是一笔理性的投资,但对无人艇研发的不断突破,以及“精海”们能为建设海洋强国出力,罗均说这个“不理智”很值得。“如果在自己衣食无忧的时候不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那就真的是蹉跎时光了。”罗均说。
在罗均执着地坚持下,无人艇项目启动了。罗均带领团队成立了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吃水仅0.35米、能自主航行、自主避障、自主测量的“精海1号”无人艇,就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诞生”了。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父亲”
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国家这一从战略层面对海洋的重视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和决心。”罗均说,无人艇的发展将开启复杂海域检测的新局面,未来应用“前途无量”。
罗均团队在无人艇研发之初,国内还属较前沿领域,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不多,全靠自己摸索,起初无人艇在避障、感应等方面经常出现问题,测试过程中,有时会撞上礁石或养鱼设施等。“要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只有一条路就是不断地测试、改进、再测试、再改进,没有捷径可走。”罗均说。
为了让“精海”尽快“长成”,罗均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涉船、涉海的单位,去青岛、广州、深圳、武汉、无锡、哈尔滨、沈阳……“取经”、做实验;奔波于实验室、工厂、码头、海上……
他钟爱的女儿说爸爸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父亲,远在重庆老家的父母常常半年接不到儿子的电话。“我最对不起的是家人,最感谢的也是家人。父母已经70多岁,虽然挂念我,但也不常主动打电话给我,他们知道我事业心重,也知道我确实很忙。”
“精海1号”成功后,罗均更是马不停蹄,日程安排全都为了研发出具备各种“能力”的“精海2号”“精海3号”“精海4号”“精海5号”“精海6号”“精海7号”……
记者采访罗均,对无人艇以外的话题,他每句话似乎都不会超过5秒钟,而当谈到无人艇,讲起“精海”时,罗均会马上放慢语速,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地讲出每一个型号的特点、应用以及研制过程中的故事。
“在复杂海况下,无人艇如何分辨海浪的冲击和障碍物?海上风浪这么大,无人艇在剧烈晃动的情况下,如何精确测绘?无人艇虽体型小巧,但遇到比自己身形更狭窄的礁石缝隙如何测绘……”罗均很耐心地给记者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并解答,“无人艇就是要完成人体和肉眼无法完成的任务。”
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说,罗均团队的成功出乎意料,也令人敬佩,这个团队不涉船、不涉海,也非“国家项目”,没有先天优势,但却造出了可为国防事业做贡献的无人艇。
“精海”已屡建奇功,但罗均在无人艇研发道路上仍未止步。今年,面向生态监测和海洋环保领域的“精海8号”又要“出生”了。
同事眼中的“胶水”和推进器
既然没有先天优势,那就去联合优势力量。同事说,罗均就是“胶水”,他不仅把团队的研发人员凝聚起来,也把国内最顶尖的涉船、涉海单位联动起来,补足了无人艇团队的短板。
罗均不善言辞,拘谨起来还会搓搓手,腼腆地笑一笑。很难想象,当时他是如何协同造船、码头、海事、海洋等企业和部门的。“做科研不能自以为是,不懂就要请教,一个人做不到的事就要请求合作,否则就会错失成功的机会。比如,我们没有造船能力,就寻求国内最好的造船企业帮助。”罗均说。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型号的不断增加,罗均团队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也成长起来了。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80后的彭艳就是罗均团队成长和历练出来的年轻科技人才。她说:“在罗老师心中,团队是第一重要的,他甚至愿意牺牲自己去帮助团队成就事业。”
当记者问罗均,您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在“精海”项目中的作用?
罗均说:“无人艇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群有理想、志同道合的人去为之奋斗,而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不过,罗均还是对自己的作用有个“定位”,他把自己比作龙舟上那个喊号子的,“团队能力不是体现在个人能力有多强,而是看步调是不是一致。”
“罗老师的工作精神感染着我们,团队里年轻的老师们都抢着承担任务,到海上做实验一干就是半年,罗老师也要求我们自主决策。对于荣誉,罗老师总说要把团队里的年轻老师推上前台。”彭艳说。
随着无人艇产品的不断丰富,罗均又有了想法,他要成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广无人艇的应用。有人说,罗均他们多年来的付出应该有回报了,但罗均却淡淡地说:“我们成立公司,是希望能把赚来的钱再投入研发和做些公益事情。”
记者结束采访时已很晚,第二天早晨5点他还要赶往青岛为下一代无人艇的研制工作做准备。罗均感慨地对记者说:“国家海洋战略给无人艇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作为科研人员,我们要做的是永远保持着想象力、创造力,还要怀有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
未知的挑战、待解的难题,在罗均面前或许就如同巨浪,在不断地拍打着他们这支年轻的团队,但他们因信念因执着,在科研的道路上是不会停歇的。(本报记者贾远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