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知水”的治水经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曲久辉
从技术本身看,治理水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很多情况下,环境污染是多介质的交互作用,水、气、土壤之间相互影响,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综合考虑。
曲久辉,吉林长春农安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着力探索并实践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有机融合的科研理念。长期研究饮用水微污染及水质安全保障的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开创了多项技术应用的工程化先例。
曲久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国际创新项目奖2项。近5年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120余篇,申请和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件。
与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曲久辉的办公室里也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书。两排书架,摆得满满当当,甚至用来午休的沙发上也是书。只不过,《水回用问题》《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这些专业书籍还是透露着它们主人的与众不同。“我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看书。”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曲久辉温厚地笑着,儒雅的面孔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知水”是曲久辉的微信昵称。人如其名,他与水已经打了30多年的交道。“知水”不仅了解水更会处理水。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到电化学水处理再到水质复合污染控制,曲久辉一直致力于解决水质净化的实际问题,按他的话说就是“要还人们一片碧水”。
但是,对水质问题的认知永无止境。“曾经,我以为已经爬过了几座小山,现在才发现前面的山一座高过一座。”曲久辉如是说。显然,曲久辉还将在水质科学与技术的探寻之路上求精索道、不断攀登。
与水结缘
1975年,曲久辉高中毕业,那时高考已停考数年,但曲久辉并未放弃上大学的梦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两年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了。曲久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报考什么专业?这让当时的曲久辉纠结了许久。“我差点就选择了新闻,和你做了同行。”曲久辉向记者回忆说。
曲久辉的父亲希望他学文科,父亲认为文科意味着文化,文化就是文字和文学。而高中化学老师却力劝曲久辉选择理科,认为学理才能学到科学。就在曲久辉为专业选择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在研究分子轨道理论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的报道。曲久辉深受触动,于是将吉林大学化学系作为了自己高考的第一志愿。
1978年2月8日,曲久辉从父亲激动到有些颤抖的手中接过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分析化学。曲久辉的第一次专业选择,为他后来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
1982年,曲久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后合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教研室任教。任教期间,他对给水排水专业及其与化学的关系有了初步了解。通过阅读环境科学方面的书籍,曲久辉意识到利用化学知识从事水处理专业的优势,并逐渐喜欢上了水处理这一领域。
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曲久辉认识了我国著名的水处理专家李圭白教授,并选修了李教授主讲的“给水处理”专业课。越是深入接触和了解,曲久辉越是被水质变化的奇妙和复杂所吸引。任教4年后,他报考了本校给水排水专业的研究生,成为了李圭白教授的学生。此后,他又继续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习。
1992年,曲久辉博士后出站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这是曲久辉的第二次专业选择,这次选择成为了他的终身职业,也成就了他倾力投入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