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连续数天出现雾霾,对雾霾的“归因”成了这几天的舆论主题。归因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官方及专家手中,不过这些归因都遭到了舆论的强烈质疑,甚至成为笑话。比如,有专家说“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的国庆节期间都是北京空气质量最不好的时期”,就受到了质疑。北京外办主任赵会民“中国人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的言论,更成公众吐槽的焦点。北京环保局随后回应称“相比机动车、燃煤和工业扬尘,烹饪油烟并不算主要的PM2.5来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随后,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彭应登对雾霾的解释,再一次激起了争议。这位专家称:跟民众感观不一的是,近十年北京的灰霾天实际上呈下降趋势,目前自动监测站在高湿条件下获得的PM2.5监测数据会失真,需尽快纠偏——公众明明感觉雾霾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糟,专家却称实际呈下降趋势;雾霾高发频频“爆表”,不去治理空气,反去怪仪表?
看这些引起炮轰的官方和专家言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与公众的经验与感觉相悖,甚至是对立的。公众明明感觉以前国庆期间都是秋高气爽,而今年雾霾连连,专家却说“历史数据看每年国庆期间空气都差”;公众的经验明明是,汽车尾气和燃煤才是雾霾祸首,而官方却能把板子打到老百姓自古以来的做饭方式上;公众的总体共识是近年来雾霾天比过去多多了,专家却说“十年来不断呈下降趋势”。一个个反感觉反经验的结论抛出来,怎么不被质疑和批评?
当然,并不是公众的经验和感觉都是对的,感觉很多时候并不靠谱,有很多错觉和谬误。所以,才需要尊重专业和科学,让经验和感觉臣服于科学的判断。官方和专家在解释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迎合多数人的感觉,而需要尊重科学与事实,但是,当一个科学结论或事实明显与多数人的感觉相悖时,就不能只是粗暴地给一个结论,而需要用专业的谨慎和耐心,去给公众以细致的解释。越是反经验的结论,就越需要专业的谨慎和耐心,才能说服公众接受。
比如说“中国人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这个问题,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有的,那些露天的烧烤,餐馆乱排放的油烟,都是污染源。中国人习惯的烹饪,也确实产生更多的油烟。但是,烹饪油烟对PM2.5的具体贡献有多少,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就得非常严谨。其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而不是专家自己凭感觉信口开河;其二,要有明确的限定,这个“做饭”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那种做饭,而是特殊天气时以特殊的方式做饭,否则很容易让家庭主妇们产生抵触;其三,表述要准确和严谨,不能把微不足道的原因放大成主要原因,比如环保局的表述比较科学,说“相比机动车、燃煤和工业扬尘,烹饪油烟并不算主要的PM2.5来源”,这就不会让人误解。
官方新闻发言人,不仅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说的是什么,应该说什么和怎么说,更应该知道说了后会有怎样的舆论反应。他们应该预料到公众对“中国人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的反应,从而作有针对性的解释。
同样,“近十年北京的灰霾天实际上呈下降趋势”也是如此,公众感觉雾霾灰霾越来越多,而实际呈下降,这也是有可能的,但不能傲慢地对公众感觉视而不见,要拿出第三方的统计数据,要有历史数据的对比,还要在“为什么雾霾越来越少而公众感觉越来越强烈”上作一些解释。还是那句话,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乏说服力的证据。多数人的感觉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要以“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证据”告诉公众:你们的感觉错了。一个与公众感觉相悖的空洞结论,只会激起公众的对抗心态。
公众看待社会问题需要客观和理性,不能跟着感觉和情绪走,但是,有谨慎和耐心的官方,才有客观和理性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