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新华社:重塑体育价值观
——中国体育改革系列评论之一//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李丽)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选择在赛场上颗粒无收的老将刘秋宏担任旗手,以褒奖体育的坚持精神,这在以往很难想象,网民点赞无数。这说明我们对体育的理解有了蜕变,在重塑体育价值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即便在竞技体育中,金牌也不是进行价值评判的唯一标准。正如都灵冬奥会中国军团留给世界最鲜明的印象不是金牌,而是张丹摔伤后坚持完赛一样。奥运会上最令人感动的不是金牌,而是其背后的精神——公平、梦想、拼搏、友爱、理解和尊重。

    在索契,中国队在金牌榜上排名的回落并不令国人沮丧,而速滑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虽然令国人欣喜,但也无法像上世纪80年代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那样让全民陷入狂欢。

    一说起体育就是奥运,一说起奥运就是金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只是两周左右的体育饕餮盛宴。在过去一年中,恒大登顶亚冠足球联赛创造历史、李娜再夺网球大满贯冠军、郭川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同样吸引眼球,广受赞誉。而长跑频发猝死引起的青少年体质下滑之忧,雾霾天气下如何健身,则是普罗大众更为关心的话题。

    体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中国人被冠上“东亚病夫”之称的时代,有识之士兴办体育团体,推广学校体育,发挥了“自强、”鼓民力“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为体育事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上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冲破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隔阂,敲开了中美之间关闭多年的大门,为世界外交史翻开新的一页。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与世界面临很大差距、国人盼望振兴中华的转折点上,女排五连冠让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了归属和寄托。

    不同时期,体育的历史功效各有不同。但即便在特定历史阶段体育曾作为激励国人、振兴中华的载体,也不能掩盖金牌始终不是发展体育的终极目标这一本质属性。

    无论是体育的基础功能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健全人格,还是其丰富的衍生功能如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促进经济繁荣、增进对外交往,都是服务于民之福祉、国之昌盛乃至民族复兴之伟业。失去了“服务于民”这个基石,体育的发展就会偏离方向。

    近年来“唯金牌论”的观念和做法屡遭诟病,说明体育的现状和民众的体育价值观发生了错位。金牌本无错,冲击金牌、争取荣誉是体育的基本要义,也是我们要珍惜和坚持的做法。人们反感的只是罔顾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去夺取金牌以及只把运动员当作“金牌工具”的做法。

    体育要服务于民,先要问需于民。

    竞技体育只是体育的一部分,与民生关联有限。在如今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相比较于高大上的奥运金牌,老百姓更需要接地气的公共体育服务。

    如何让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利、安全锻炼,如何保证青少年体育活动时间不被奥数和钢琴“偷走”,如何让中超和CBA更精彩并带动体育产业链,如何培养更多姚明、李娜那样的“中国名片”……百姓关心的,就是政府该做的,这也是体育进行战略转型、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

    2014是改革重头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也为体育改革和转型指明了方向。而推动体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实现体育强国梦,首先要重塑体育价值观。

    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进程中,体育在内政外交中的多元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活动强身健体、也培养健全人格;群众体育惠及民生,并促进社会和谐;中超、CBA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拉动体育产业贡献绿色GDP:“姚明们”对内树立健康向上榜样,对外传递国家形象;举办重大赛事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且提供公共外交平台。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民强,也没有国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构建,不仅是对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也将在未来产生不限于乒乓外交、女排精神和国家名片的更大辐射力和影响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