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中国体育改革
//www.workercn.cn2014-03-03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振兴三大球是历史使命

——中国体育改革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公兵、徐征、李博闻)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俄罗斯索契看望参加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时说,在一些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项目上,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并特别提到足篮排三大球。

    虽然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连续三届夏季奥运会上均高居金牌榜前列,已成为体育大国,但在国内外深受欢迎、被视为体育强国标志之一的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项目上却成绩不佳。三大球已成为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不折不扣的短板,成为中国体育向纵深发展的制约因素。振兴三大球已成为中国体育人的历史使命。

    事实上,中国三大球曾取得过不俗战绩,但近十几年来下滑趋势明显:男足须待亚洲杯预选赛最后一场小组赛后才能决定能否出线,女足掉至亚洲二流;男篮在去年亚锦赛创38年来最差战绩,女篮在去年亚锦赛遭遇惨败;男排成绩偏差,女排去年亚锦赛38年来首次无缘决赛。(全文阅读

 

新华网:中国体育航船再扬改革之帆

——中国体育改革系列评论之二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许基仁)中国体育界较大规模的改革之举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陆续成立,提出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目标;1994年,带有职业化改革探索的足球联赛正式启动;《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出台,标志着国民体质、群众体育成为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尤其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中国体育取得长足进步。中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总数稳定在前三位,以李娜为代表的中国职业体育在个别项目上取得突破,中超、CBA等职业联赛日渐红火,以健身跑为标志的群众性自发健身活动势头迅猛,体育产业也呈壮大态势。中国体育近20年来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但是,中国体育界现状仍不能让人满意,改革的空间依然巨大。我们像姚明、李娜那样的国际级明星依然偏少;项目实力格局较20年前并无很大改观;在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和冰球、高山滑雪等国际热门冰雪项目尤其是三大球这些备受民众喜爱的职业项目中依然实力偏弱;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各项目中心政企不分,权力过于集中,协会实体化改革半途而废;体育主管部门过于集中优质资源,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难度较大,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足球、篮球等领域不正之风乃至腐败滋生,黑哨、主场哨等让球迷深感不满的现象屡禁不止;体育、教育“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不够丰实,运动员素质教育、退役就业、伤病保险仍是大难题;体育价值观、政绩观也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和国际潮流,对体育的理解止于浅层,“唯金牌论”依然大行其道,运动员的道德修养有待加强;体育产业仍属弱小产业,“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并无实质性改变;健身场地偏少和开放度不够仍制约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以全国运动会为龙头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的设项缺乏中国体育文化特色,造成民众关注度下降……(全文阅读

 

新华网:重塑体育价值观

——中国体育改革系列评论之一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李丽)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选择在赛场上颗粒无收的老将刘秋宏担任旗手,以褒奖体育的坚持精神,这在以往很难想象,网民点赞无数。这说明我们对体育的理解有了蜕变,在重塑体育价值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即便在竞技体育中,金牌也不是进行价值评判的唯一标准。正如都灵冬奥会中国军团留给世界最鲜明的印象不是金牌,而是张丹摔伤后坚持完赛一样。奥运会上最令人感动的不是金牌,而是其背后的精神——公平、梦想、拼搏、友爱、理解和尊重。

    在索契,中国队在金牌榜上排名的回落并不令国人沮丧,而速滑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虽然令国人欣喜,但也无法像上世纪80年代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那样让全民陷入狂欢。(全文阅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