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高考改革不仅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应,更是一种倒逼。它要求整个基础教育系统更加慎重地审视自身的改革,通盘考虑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有媒体报道,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近日透露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必考语数外三门,外语采取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再由考生选考三门,并按等级评价。由于公众对高考历来关注度极高,有关高考改革的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各界的广泛讨论,甚至难免引发理解上的偏差和误读。而事实正如朱永新后来所澄清的:“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仍在紧锣密鼓研究制定过程中,截至目前尚无具体方案出炉。”
在笔者看来,虽然媒体报道多有不一之处,但目前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高考文理不分科成为现实。既然要切实执行文理不分科,有一些细节问题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长期以来,在许多高中校,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存在着被虚置的尴尬。高考不分文理科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将高考科目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可以视作学生课程选择权的保障和回归。而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前提,是学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和充足的选择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在提供课程时应尽可能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开设多样的课程门类。相应地,这也就对学校师资的结构、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保证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需要为学生行使选择权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更好地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未来理想、认知风格、特长爱好和发展潜力,为选择作好准备。而学校也应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支持,通过课程咨询导师、职业理解课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不同专业及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一些父母文化程度较低,难以给予有效或合适建议的学生,学校的支持、帮助和咨询显得为重要。
更多的选择机会,意味着更大的选择权力,同样也就意味着学生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责任既包括他们要担负起对比、决策的责任,还包括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于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学习任务,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当然,政策制定者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在选择之前的预防,选择之后的纠错和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再回到高考改革本身,虽然目前尚无具体方案出炉,但公众的一些顾虑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公众对应试体制下学校、学生、家长的高分冲动和现实选择可能抵消改革良好初衷的担忧。高考对于许多学生和家庭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他们对于升学的看重将直接影响他们选择科目的态度。而对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升学率、高分率等硬性指标,都无一不激发着他们对于高考分数的追逐。在这种高分冲动之下,是否会触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需要,强迫学生改变选择意向或者限定选考科目的情况?
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高考科目,是否会造成一些难以取得高分的课程无人问津,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的情况?那些“看起来没用”的课程是否会更加式微甚至“溃败”?这是否会与当前高校普遍倡导的本科通识教育相悖?诸如此类的顾虑,都需要在以后的改革中逐渐解决。
当前的高考改革不仅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应,更是一种倒逼。它要求整个基础教育系统更加慎重地审视自身的改革,更加全面地推进改革,通盘考虑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在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未出台之前,我们的讨论都是基于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切关注。许多学者也呼吁对高考改革方案展开一场公开的大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高考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活力阀,高考改革注定是系统的一揽子工程,而非单独的只言片语,因而更需要稳健逐步推行,不可求急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