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湖北日报:国企领导人要成真正的企业家
//www.workercn.cn2014-05-06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日报昨日报道,我省出台省属国企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举措,省属国企领导人首次实行任期制,不再“一任到底”;年满60岁的“一把手”,原则上应办理退休。淡化行政色彩、面向市场选人用人,将是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主旋律”。

  这样的改革,直接触及了当下的改革现实,回应了当前的改革任务。一直以来,在市场化改革中,国企改革是攻坚区;在国企改革中,最难改的是人;在对人的改革中,国企领导人的去行政化又是难中之难。

  国企领导人的行政化问题,承接计划经济时代而来。当一切资源都由政府计划配置,国有企业拥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是自然之事。当改革向消除市场化障碍和壁垒的深处推进,“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加明确地成为国企改革的方向,国企领导人官商不分的问题就更加躲不开、绕不过。个人的官商不分,实质上是企业的政企不分。个人的任期长短,个人的福利待遇不当还只是表象上的不合理,更深层次的,是这样的用人机制无法理顺整个企业的治理机制,无法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换个方式讲,如果一个国企的领导人,既当高管,又拿高薪,既不接受市场机制的遴选,也不接受市场效益的检验,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不可能生发出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讲求冒险,讲求创新,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任职本能和常态,甚至国企领导人职位成为一种官员“镀金”的需要和安抚性福利,那么国有企业能够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就必成空谈。

  市场机制天然规定了企业领导者的职业使命。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其领导者都必须成为企业家,都要向市场看齐,而非向官位看齐,要对企业的经营、对资产的所有者负责,而非仅仅“对上负责”。要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就不能有不合理的权力保护。这种保护,国有企业不应有,国企领导人也不应有。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选人用人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突破口,从这里进入,政府最终要通过从重点管人、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行业的转变,来厘清市场和政府监管的边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领导者一同汇聚成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群体,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生态,企业家精神才能在整个社会中得到鼓励、充分生发、蓬勃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很多地方的国企改革有了明显加速迹象。就自身的省情而言,湖北历史上就是国企比重大的省份,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繁重,也要求在国企改革上能够先人一步,走在前列;省属国企都是竞争性国企,则意味着我们改革的条件更充裕,改革的空间更大,无论是股份制上还是选人用人上,更能够甩开膀子,打破桎梏,闯出一片天地。

  现在,我们已经确立起非常鲜明的改革观念,但“市场大学”如何办好,“市场决定取舍”怎样实现,更多的“经济人”从哪里涌现,“改革红利”能否要得到,都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都需要更多实质性和突破性的举措来体现。我们能够打破国企领导人“一任到底”,还能够打破多少这样的阻滞和坚冰?我们能够放手以市场导向去选拔国企领导人,我们还能够在哪些地方收起管制、交给市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永远需要这样的回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