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实现全面小康,必然要求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共享,必然不能坐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短板,往往都是都是“硬骨头”,都是民生痛点和改革难点。补短板,很多情况下的确要政策、要拨款,但短板之所以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时之温就能融冰,有赖于不断升温。把温度不可逆转地升起来,就要善于聚集各种力量,形成合力。
对各地主政者来说,补短板,是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体力活”,更是考验治理能力和智慧的“脑力活”。唯有正视短板之所以短的病灶,聚焦突出症结,深入问诊,拿出对症之方,补基础,补长远,才不至于补了东墙短西墙,今天补齐明天又塌陷。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既有共同的短板,也有各地特有的短板;即便是共性的短板,比如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各地民众在诉求上也不相同。对京沪等中心城市来说,短在仍然存在择校现象,在不少中西部偏远农村,很可能是无校可择。因而,各地补短板,要在中央统一决策部署下,因地制宜、“因短”施策,推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地方版”政策。无论扶贫,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抑或是民生保障问题,都需要找出短在何处,因何而短,让补短板的着力点更准,用力更有效。
补短板,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以扶贫工作为例,这是很多地区共同面临的发展短板,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福建宁德等地的扶贫工作就卓有成效,但有些地方则陷入“越扶越贫”的怪圈,甚至闹出“争戴穷帽”的丑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是“双手向上”还是“双手向下”,是“被动扶贫”还是“主动脱贫”。
此前,新华社记者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调研时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大量农产品无法产生效益,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贫困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但是,有的地方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用最原始的工具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盘山绕岭的“天路”,给地方脱贫致富带来了更多机遇;有的地方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在绿色消费大潮中找到商机,增加了收入。
补短板,还要善借外力。这里所说的外力并非简单的“等靠要”,而是借助外部积极力量的催化作用实现乘数效应,形成补短板的内生动力。仍以扶贫工作为例,一些地方尝试从外地将能人引进来干事创业,成为带领民众致富的标兵;再比如,一些区县积极与沿海地区结对子,也取得了不错成效。
近些年,一些地方借“草根力量”补短板,也受益匪浅。广受社会认可的“免费午餐”项目,就是民间公益助推德政出台的成功范例。事实上,现在有不少与“免费午餐”类似的项目,关键就看地方政府能否主动借力。借助各种灵活的社会动员形式,能将帮扶工作深入到现实社会的“毛细血管”,与政府扶贫主渠道形成良性互动。
另一个可以利用的外力是技术。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各异,但网络的普及为各地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新机遇。近些年,一些偏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本地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成功经验可圈可点。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浪潮中,后发地方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新技术、新理念,实现补短板的“弯道超车”。
总之,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挖潜力”也“借外力”,就能形成补短板的聚合效应,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张维仲:维权呼唤大协作 2011-02-18 |
连海平:先挖“内部潜力”再涨电价,如何? 2012-05-18 |
高谈阔论:书名“傍名作”,歇歇吧 2012-08-13 |
长沙晚报:“电视问政”不能只是“真人秀” 2013-07-05 |
激发活力 2013-10-11 |
李光金:“考评材料高过姚明”也是根“硬骨... 2014-03-10 |
经济日报:改革创新是农业现代化根本动力 2015-02-02 |
做好“五小”竞赛这篇“大文章” 2015-02-13 |
陆 军:上合组织正成为地区发展助推器 2015-07-09 |
薛家明:开收“伸腿费”,必须兼顾法律和安全 2015-10-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