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不怕雨雪迟到,就怕预案延宕
//www.workercn.cn2015-11-2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应急预案,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不会手忙脚乱,更不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之中。宁可预案提前一天制定,而不愿预案延宕一天面世。如果稍有麻痹,或者预案制定得晚一些,全市就不可能安全有序运行,民众生产生活就不可能不受影响。

  说好的大雪哪里去了?21日早上,一拉开窗帘,很多北京市民都感到有些失落。22日晨北京普降大雪,受降雪天气影响,首都机场取消航班150余架次。公交集团43条线路采取了停驶、发区间车、绕行甩站措施。针对23日的早高峰,公交集团将增配200部机动车,最大限度保证市民出行。(相关报道见A5、A6版)

  雨雪迟到,预案不迟到。比如,早在19日下午,北京环卫集团就已启动扫雪铲冰“蓝色预案”,无论作业人员,还是扫雪铲冰设备,均提前布控到各节点、桥区、重点路段备勤,以确保雪后两小时内达到雪中路通,雪后及时路清。因此,当你享受到路通无碍的快意时,别忘了向辛苦的环卫作业人员们致敬。

  应对暴雪,不止环卫工们辛苦。公交部门根据雪情安排夜班驻站人员,各条线路驾驶员提前到岗,确保车辆正常发出,以及增配200部机动车,同样体现了预案之要义。此外,铁路部门在西站增设检票口,在南站开快速进站厅;市卫生计生委认真分析研判灾情,做好极端天气下全市医疗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电力工人上塔清除覆冰……无一不说明,应对暴雪,各部门实现联动,没有哪个部门置之度外,也没有哪名人员守土失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应急预案,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不会手忙脚乱,更不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之中。宁可预案提前一天制定,而不愿预案延宕一天面世。如果稍有麻痹,或者预案制定得晚一些,全市就不可能安全有序运行,民众生产生活就不可能不受影响。

  22日恰逢24节气中的小雪,当“‘小雪’变成大雪,北京变成北平”时,该有多少人庆幸预案制定及时、落实有效?当万千市民体验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生活时,该多么欣慰于避开雪灾,全城运转几乎不受影响?

  日前,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各区县、各部门要做好动员部署,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可能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在部署任务时要求“进一步强化应急和保障措施,随时做好启动高级别应急响应的准备,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打好这场城市运行保障遭遇战。”事实证明,在这场暴雪挑战中,预案发挥应有作用,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无论供热、供气、供电,还是雪中除雪作业和雪后恢复工作,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这种应急预案并非突发奇想,也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早已形成较为科学的制度安排。稍微留心即可发现,多年以来,一贯如此。比如5年前,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在市应急办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雪天应对保障工作。2012年11月4日,市委书记郭金龙参加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后,立即赶赴市应急指挥中心,紧急召开全市应对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视频会,部署全市应对工作。应对极端天气,就得多一些上下一心的共识,多一些如临大敌的重视,多一些化意识为行动的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具体预案不是僵化、陈旧的纸上文件,而是更有针对性;也不是说说而已的走过场,而是必须践行的行动指南。从市领导的表述可知,“市政府将加强督查督办,对于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作为、慢作为,不履职、不尽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肃追责。”较之以往,无疑更强调尽职尽责,意即不履职不行,不尽职也不行;不作为不行,慢作为也不行。

  此外,相关部署也提出,要充分发挥“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应对极端天气,每个人都不能作壁上观。专业力量可保证应对更有效果,社会力量可保证应对更有效率。动员全市民众参与,可提升市民的责任意识,而应对有力,受益的将是每个市民。

  在这场暴雪大考中,相关部门不辱使命,精彩答卷;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同样需要积极应对,积累经验。只要预案科学,只要执行给力,不管雨雪是否迟到,都能胸有成竹,应对得法,使城市安全有序,使民众安居乐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