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返乡记”爆发背后的讨论之难
朱珉迕
//www.workercn.cn2016-02-18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始于假期的“返乡”议题却在持续发酵。这边厢“上海女逃离江西男友家”事隔多日依然争论不休,那边厢又有不少媒体人写出长长“返乡记”,向公众揭示农村的“另一面”。

  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下,“农村”一下成为舆论场上的现象级议题,占据许多人的眼球,也招致了许多人的争议。开放地对公共议题进行争鸣,本是社会进步应有的标志。但农村议题借春节之机的集中爆发,及其体现出的高度类型化倾向,仍让一些观者产生警觉。一位媒体人就在微博上调侃他的同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媒体人举报老家青年上网打牌不务正业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时间”,“没题可做的时候该怎么办”?

  “返乡记”是不是媒体人“没题可做”时拿出的“万能选题”?对这方面倒不必过于担心。比起那则至今无法“验明正身”的“上海女逃离江西男友家”,“返乡记”至少笔出现实,刻画了写作者所经历的真实农村。对大多数并不了解农村样貌,甚至对农村停留于片面幻想中的人,这些“返乡记”所提供的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而过年期间的“返乡记”是否会成为对农村议题的“一次性消费”,倒是值得思辨的问题。并不是说过年时不需要那么多“返乡记”。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返乡记”不是太多,恰是太少——城乡差距本就是漫长的历时性问题,何况“乡”与“乡”之间还存在千差万别。区区几篇“返乡记”显然不足以勾勒农村问题的全貌,要真的读懂“中国农村”、读懂“城乡二元”,非予以更为持久、更全方位的观察不可。

  这一方面,并不能苛求“返乡记”的作者们能够面面俱到。但有几分事实说几分话、不将局部的见闻随意放大、甚至作为全局的标签,则是作者们应有的共识。如同任何公共议题一样,复杂而多元的农村问题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来套。前述媒体人所反感的“真穷真苦真危险”,虽不能说完全失真,但其中是否存在模式化倾向,至少值得写作者们多长个心眼。

  需要反思的,更有“返乡记”的读者们。这些来自农村的惊奇故事,或勾起回忆,或引发好奇,令无数人围观、转发、评论。网络空间中的转发评论,已经是公众参与公共讨论的重要方式,“返乡记”的频频出现以及针对它们的热烈探讨,更是典型的公共讨论。唯有充分的公共讨论才能促成共识,进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其还有一个关键前提:所有的讨论,必须是“有质量的讨论”。

  何为“有质量的公共讨论”?无非是基于理性恪守原则,有立场但不是简单站队、有锋芒却不能轻举妄言。有质量的公共讨论,目的是形成共识、通达进步,而不是仅仅让讨论者“逞一时口快”,不是要比拼谁是“犀利哥”。有质量的公共讨论,结果未必尽随人愿,但至少会留下值得记取的思想财富,不能沦为舆论狂欢,不能只留下一地鸡毛。

  由此再看“返乡记”们引发的舆论波澜,乃至整个春节期间关于农村议题的重重喧嚣,作为公共讨论的规模已然不小,但同“有质量”却有相当距离。即便“返乡记”们的作者无心插柳,其笔下一些农村存在的荒诞故事,却被形形色色的网络自媒体轮番炒作放大,以致一篇原本严肃的纪实作品在“七转八转”之后,光看标题已然成了“悬疑剧”甚至“小黄文”。其对作者笔下的农村已然以偏概全,遑论理解“整个中国”。不少言论亦陷入非此即彼的窠臼,好像农村要么是“田园牧歌”,要么就是“十恶不赦”;城市要么“白富美”,要么“没良心”;相应地,各自论调的支持者也忙于站队,互相攻击,全然不顾某些基本事实和基本价值——“上海女逃离江西男友家”在真实性存疑的情况下就掀起一场激烈的骂战,正是一个生动写照。

  如此讨论,留下的是“一地鸡毛”,还是“掷地有声”,观者自有评价。但对于一个需要深度理解的公共议题而言,这样的探讨,又能带来什么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