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去年,微信连续发布打击侵权、低俗内容、欺诈行为的公告及惩处方案,总计超过10个;不久前,微信公号平台发布公告,着力整治向用户发送垃圾信息、过度营销等行为。一段时间以来,微信特别是微信公号,在创造庞大线上商业流量价值的同时,也经历着恶意侵权、过度营销、诱导分享、低俗内容、故意欺诈等乱象丛生的阵痛。一些公号一味赚眼球、吸粉丝,不惜使出歪招、邪招。(2月18日《人民日报》)
公号乱象丛生,早已是不争事实。于此,虽然平台运营方、公共管理部门一再出招,却无奈沉疴既久,一时间总归难以根治。抄袭侵权、过度营销、诱导分享,种种不光彩的伎俩,似乎成为了某些公号挥之不去的“原罪”!其实,任何一项新生事物在蛮荒生长之后,势必要开启一段触目惊心的罪与罚。公众号发展棋至中局,同样也避免不了,要经历必要的洗牌和再造。
应该意识到,微信公号的某些顽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现实背景。比如说,知识产权侵犯,就与全社会“版权保护不力”的大环境有关。早在公号兴起之前,非法转载、抄袭剽窃等行为,就在不同的内容载体间广泛存在;再比如说,“标题党”现象,也可谓由来已久。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信息包装术,不过是精明地迎合了,那种世俗化的阅读文化而已。
即便这样,微信公号演变至此,还是与自身的特殊性关系密切。这一方面表现在,其凸显并强化了“流量变现”的赢利模式。这种简单直接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着公号拥有者采取偏激、短视的操作策略;另一方面则体现于,微信公号整体体量巨大,从而对个体公号的违规行径形成某种庇护效应。鱼龙混杂的局面,势必会助涨心怀侥幸、投机取巧之风。
直至今日,我们依旧未曾找到,治理公号乱象的成熟方案。现阶段,零敲碎打的个案诉讼与个案查处,远不足以对“违规公号”产生足够威慑。而在更理想的状态下,各方理应探索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来回应公号业已暴露的种种弊端。例如,建立统一的、一站式的版权代理维权平台,降低原创者的索赔成本;同时,也可以尝试确立公号“打分评级”制度,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受众反馈、甄别和筛选的功能。
只有洗刷掉过往“劣迹”,微信公号方可重新出发。我们所要做的,乃是拉高底线,而不是相反。在原始积累和疯狂扩张之后,公号必须在全新的秩序基础内,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了。也只有自此基础上,实现正向淘汰、去劣存优,才真正值得期待。
中工时评:谨防流动性过剩成为房价快速升高... 2009-06-10 |
燕赵晚报:一个百姓对今年两会的民生期盼 2010-03-02 |
燕赵晚报:一个百姓对今年两会的民生期盼 2010-03-02 |
常 亮:中小城市不应成为楼市调控的死角 2012-08-17 |
谢庆富:收入分配改革关键要“壮士断腕” 2013-07-23 |
王 莹:警惕涨价“星火”引爆通胀“燎原” 2013-11-26 |
陈果静:支付行业“乖孩子”有糖吃 2015-12-30 |
网络支付新规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12-30 |
中国网:百姓收入“被拉高”是实话实说 2010-01-21 |
中国网:百姓收入“被拉高”是实话实说 2010-01-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