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回应民众期待是“放管服”改革的依归
祁凡骅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日前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对进一步深化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放管服”是新一届政府推动治理变革的核心路径,其成效如何,不单看取消了多少行政审批事项,更要看对民众期待的回应程度如何。笔者认为,与“放管服”相关的民众期待目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办事不再难。烦琐冗长的审批手续是事难办的制度性缘由,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作为政府改革的着力点可谓抓住了要害。2014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并且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加以固化,防止反弹。政府的简政举措从制度层面降低了民众办事的难度,但是一线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是创新创业不再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为民众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商事登记制度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整合为草根创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营改增的实施更是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减少对科研人员的束缚,赋予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注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变化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国家创新战略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可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政策是对两年前宽松政策的部分恢复,最终能落实多少、政策能持续多长时间等问题仍困扰着科研人员。

  三是生活更具安全感。安全地工作、生活是民众的基本期待。无论政府的职能如何转变,为民众提供安全的生存条件的职能是永远不会变的。空气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需求是每一位民众都迫切期待的,容易引起群体共鸣。所以,“放管结合”管什么?与民众安全感相关的领域必须加强监管。国务院提出综合监管、探索审慎监管,是对民众安全感期待的有力回应,但是在千头万绪之中,民众安全感能否获得优先关注,仍需要细化的制度安排。

  四是发展环境更公平。国务院新的改革部署将公平、规范、简约作为监管改革的目标,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提出,要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功夫,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实施公平国民待遇,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这一系列的改革动议必将大力推进公平发展环境的塑造,但是,户籍制度、孩子升学等基本制度的缺陷会直接消减改革举措的功效。

  “民者,国之根也。”让民众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我们推进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因此,更好地回应民众期待应成为各级政府“放管服”改革创新的根本依归。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