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不得不说,中国老百姓对学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多年以来,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在大家的眼里都是一方圣洁之地,安全之所,孩子送到这里来,不但可以学文化,学知识,成长成才,而且在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学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却诞生着令人担忧的未成年人暴力的“恶毒之花”,这也是引发总理侧目的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国内校园的事件已经太多,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的暴力伤害事件,一次次刺激着公众的神经,让学生受害,让家长烦心,更让社会难以承受。也让人怀疑现在的校园还能否消除暴力,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最新批示中所说,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最近被媒体曝光的这些性质恶劣的暴力伤害事件,本不该发生在校园这种地方。但既然它发生了,我们就不能任其发展,无动于衷,行动起来不仅是对总理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教育部需要担起责任,在法律法规上的努力不能落下,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遏制不是依靠那一方的力量,而是依靠全体的合力。如何做好对总理关切的回答,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遏制暴力:预防需要提在前面,它包括通过日常的教育和引导,也包括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等等。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们树立尊重法律,尊重生命,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那么即便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和冲突,也能够有意识地以和平的手段去解决,而不是诉诸暴力,更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动辄对同学动手动粗。
惩戒不能缺席,包括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肇事学生进行惩戒,也包括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暴力伤害他人者进行依法惩戒,也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所说的要完善法律法规。如果说通过教育和引导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是希望唤起学生内心的自觉自律意识的话,那么通过惩戒预防和减少暴力事件,主要就是通过他律来让个别学生规矩起来。
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对其他同学施加了暴力,造成了伤害之后,最终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惩戒,最多就是批评教育,留校察看等等,受害者无辜收到伤害,施暴者却没有收到有效的惩罚。这种偏轻偏软的惩戒方式,引发了网友不小的质疑,因此很多人提出要修改法律,加强对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法律惩戒力度。
但修改法律不是儿戏,更不能任性的以法律为单一解决问题的标准,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施害人的惩戒力度,几乎已经达成了社会共识,也理应引起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无论如何,我们最终的目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遏制暴力行为,是为了给所有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的学生和成长环境,让校园重新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现在看来,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人民网:从总理的“心头之痛”看执政良心 2014-03-13 |
马若虎:办理建议提案要做到三个“一” 2015-02-07 |
国 平:民本情怀托举光明前景 2015-03-05 |
长江日报:政府网站也要有互联网思维 2015-04-24 |
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 2015-08-17 |
总理在爆炸事故现场说的每个字都直抵人心 2015-08-18 |
雷振岳:在祭奠和默哀中铭刻灾难意识 2015-08-19 |
改善民生就是最好的回应社会关切 2016-03-03 |
今年两会“顺延一天”有啥玄机 2016-03-16 |
总理请记者单刀直入的担当意识 2016-03-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