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些地方忽略了节会经济成功的前提是资源优势、基础设施与节会模式的有效融合。在对自身资源挖掘不够充分细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办会模式固化老套的情况下,一味勉强为之,反而会适得其反
盛夏时节,不少地方也迎来节会举办热潮。日前,某省一项国际性的重点旅游节会开幕。据报道,在为期一个月的节会期间,该省各地将推出75项节会活动,除了旅游主题外,还涉及文化、体育、养生、商贸、研学、民俗等多种类型。
在最美的季节里,晒晒家底,聚聚人气,集中展示推介旅游文化资源,本是加快开放、推动发展之举。但若逐项细看不难发现,尽管这些活动中,有不少展示优质资源、弘扬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特色节会,但也有一些主题模糊、内容单一、自娱自乐的“鸡肋”活动。
自中央八项规定和有关加强节庆活动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各地大力规范整顿节庆活动,有效遏制了节庆活动过多过滥和举办节会过程中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但在某些地方,大办节会之风并没有完全根除,节会数量看似减少,办会质量却依然不高。既然举办这些“鸡肋”节会上违规定,下惹巷议,为何还要办会?
一为节会经济。近年来,不少品牌节会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表明,节会经济是短时期内实现消费大幅增长、带动旅游产业、提升地方形象的捷径。但很多地方却忽略了节会经济成功的前提是资源优势、基础设施与节会模式的有效融合。在对自身资源挖掘不够充分细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办会模式固化老套的情况下,一味勉强为之,反而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二为聚集人气。很多基层干部希望通过举办节会来吸引企业投资,所以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说。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少节会还停留在“领导讲一讲,嘉宾看一看,专家议一议,记者拍一拍”的简单套路,人来热热闹闹,人去冷冷清清。看似人气很旺,最终只是“气随人去”。而基层官员却不计办会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执著于“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
三为添加政绩。在官员考核中,比起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为群众谋事办事,通过大张旗鼓地办节会来使一些数据看起来更漂亮,更值得大书特写。在向上汇报时更有说头,在年终总结时更有写头,在众人簇拥中更出风头。因此,有的干部热衷于风风光光站在“开幕式”“研讨会”上讲空话、听空话,这也是不少节庆活动没有步入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央关于节庆活动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审批节庆活动要“从严掌握,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所以,规范节庆活动不能只减数量、不提质量,更不能减而不精、减而复增。
傅万夫:抗拒禁令的公务员何不离开? 2014-01-10 |
郑 彬:旅游业发展需法治护航 2015-01-20 |
陈 方:旅游监管应由“星思路”走向新思路 2015-04-03 |
把握好“保量”和“提质”的关系 2015-04-13 |
赵欧仁:小费合法化尚需多方考量 2015-08-21 |
物业管理就是要在规范化上做文章 2016-03-02 |
莫让绿湖豪城等楼盘影响“去库存”大计 2016-03-16 |
让房产中介从投机者变为契约者 2016-03-16 |
【新闻观察】靠什么向世人证明“国货也不差” 2016-04-22 |
靠什么向世人证明“国货也不差” 2016-04-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