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如何看待“免费”师范生违约
夏振彬
//www.workercn.cn2016-07-21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免费师范生可以尝试“有进有出”——教师本身的职业吸引力越来越强,想投身其中的学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与其大门紧闭、留人留不住心,倒不如给想“反悔”的学生提供机会。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公告称,尽管对未回省履约的往届毕业生持续公开通报和督促,仍有18名免费师范毕业生未办理履约手续。目前,省教育厅已将这18人作违约处理,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冻结其人事档案,不签发或改派就业报到证。

  近年来,每到毕业季,有关免费师范生违约的话题就会“如约而至”。这一政策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经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基层教育人才,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2011年首批免费师范生毕业开始,违约问题就层出不穷。

  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方面,接受免费师范教育属于契约关系,对于违约行为严惩不贷理所应当;另一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年纪轻轻,想法、心态“千变万化”,因此也需要政策弹性,需要更“人性化”的退出机制。

  怎么办呢?过去几年,公众讨论甚多,对策也无非是以下几个。首先,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强化激励机制,从而提升其职业吸引力,让免费师范生“不想违约”——这当然是治本之策,但是要做到这一步尚需时日。

  其二,提高违约成本。赔偿违约金也好,记入“诚信档案”也罢,这都是为了提升制度规范的震慑力和约束力。不过这一对策也有“副作用”,比如会让很多孩子对其望而却步,而且,“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有学生已经无意于从事教师职业,又在压力之下勉为其难,一旦消极怠工、混沌度日,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其三,政策调整。当前,免费师范生政策对学生的毕业去向、工作年限都有严格的要求。一些学生觉得过于严苛,有的还把协议调侃成“卖身契”,感觉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属于被“套牢”。对此,很多人建议适当放宽年限、调整“退出”机制等。

  从提升政策效果的角度来看,不妨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可以先找一两个高校先行试点,为师范生退出建立更多“出口”。目前高校转专业的大门已越开越大,免费师范生也可以尝试“有进有出”——教师本身的职业吸引力越来越强,想投身其中的学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与其大门紧闭、留人留不住心,倒不如给想“反悔”的学生提供机会。这种调整无疑会提高管理成本,但为了人才培养、为了学生,值得一试。

  此外,减少违约还要在执行中下更多功夫。比如填报志愿,很多家长、学生对免费师范生政策了解不细致、不全面,个别学校、老师甚至对于其义务、违约赔偿等信息有意淡化——从源头上减少不理性选择,也需要更多宣传、提供更多服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