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关于其涉嫌垄断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对于涉嫌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涨价的问题,滴滴方面回应称,滴滴顺风车在部分城市的价格确实进行了上调,但这是为了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鼓励用户共享出行。(见9月7日《京华时报》)
滴滴“长大”了,“胃口”也大了,大到把优步中国一举吞下。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优步中国占7.8%,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后市场份额稳超90%。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纷纷质疑:这到底算不算垄断了市场?
是否有垄断之名不重要,垄断之果逐渐呈现却是不争的事实,滴滴涨价消息频传,令习惯滴滴出行的乘客纷纷吐槽。一位交通系统专家早就说过:“滴滴、优步为什么要补贴、烧钱?他砸100亿元,会从消费者身上拿200亿元回来。一旦垄断成真,成本肯定最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今看来,一语成谶。其实,这道理谁都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滴滴凭什么不断烧钱,补贴、补贴再补贴?不是在做慈善,更不是烧坏脑,而是“请君入瓮”,让大家用滴滴,等大家都习惯了,再来“温水煮青蛙”,收回前期烧掉的钱。
非独滴滴,不少O2O公司都沿用这一运营逻辑:先平台后变现。通过资本的补贴或者助力支持,给消费者小甜头,迅速“吸粉”,跑马圈地旨在短时间形成足够大的平台,而后再进行后续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变现。区别是,有的O2O公司“守到云开见月明”,成为行业老大,有的倒在了“红海”的血泊里,折戟沉沙;有的找到了可靠的盈利模式或“接盘侠”,实现多方共赢,有的则“磨刀霍霍向猪羊”,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埋单也没有问题,只是,用“热水”煮青蛙未免心太急。
乘客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出租车。当初,网约车正是以价格优势在出租车的地盘里“攻城略地”,到了今天,网约车价格反而有赶超出租车的趋势(一定距离之后,滴滴价格就超过出租车),这就让人很不好理解。出租车因为有“份子钱”等,所以价格难有下降空间,网约车没有那么多负担,为什么最后比出租车还贵?如果网约车价格比出租车还要贵,那么它的创新价值在哪里?
乘客乐于接受网约车,不仅因为便利,还因为它体现了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从共享中得到好处,譬如享受到比出租车更好的车况、更低的价格。如果网约车平台衍变成一家坐拥大量专职司机、与传统出租车公司并无二致的公司,甚至以其事实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哪里还有共享经济的影子?就算站在了高科技风口,网约车也要牢记互联网精神和服务业的价值,你以为垄断了市场,足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司机群和乘客都是理性的,他们对网约车平台的忠诚度多半建立在成本计算之上。别忘了,他们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用脚投票。
已养成习惯的乘客并不想一下子改掉使用网约车的习惯,只是希望网约车平台能够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就算价格最终还是要涨,也要有一个度,并留足过渡期。此外,出租车想提一次价并不容易,要经过层层论证、审批,许多城市出租车价格维持多年不变,网约车想提就提,提多少就多少,这也给管理部门提个醒,新业态也要严管理,不能太惯,惯出“臭毛病”来。
出租车市场化仍需“平权思维” 2016-04-21 |
网约车“共享”属性多过“高端” 2016-04-29 |
及时跟上 2016-05-06 |
网约车监管应及时“亡羊补牢” 2016-05-11 |
谁来为“酒后约车遭猥亵”担责? 2016-05-17 |
网约车来袭,出租车公司不能一味做“伸手党” 2016-06-24 |
合法化让网约车告别野蛮生长 2016-07-29 |
网约车合法了,出租车改革也应加速 2016-07-29 |
网约车一家独大,用户只能待“宰”? 2016-08-03 |
滴滴会成为超级出租车公司吗 2016-08-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