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以现代治理敦风化俗
刘成友
//www.workercn.cn2016-12-0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移风易俗应与基层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构建新的文化环境的角度在更高层次上予以考虑

  古人讲,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人文风俗无论好坏,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对推进社会治理和文明现代化而言,移风易俗无疑是重要的一环。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中国长期是一个人情礼法社会,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等民风习俗,看上去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仪式和习惯,却对百姓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根植于传统农业社会的那些风俗,并未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而自然升级,而是作为一股习惯力量发挥着复杂的作用,亟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治理文化予以重塑。

  人文风俗背后,一般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在支撑,但更重要的是,它经历了一个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因此,移风易俗,要以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去打败错误、低俗的价值观,但这个过程必须以人民群众认可的方式去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把握好这一对关系,移风易俗才不至于变成一厢情愿。

  比如,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生子、当兵、升学等,都要大操大办;结婚彩礼要“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一千张100元,以及50元钞票若干)、要“一动不动”(一辆汽车一套房)等,讲究越来越多。这种物质生活丰盈之后带来的不良风气回潮,其实是因为新时代的生活规范尚未形成,被旧有的恶风陋俗钻了空子。许多群众也苦不堪言,只不过囿于传统习俗和人情世故,难以挣脱。像这样早已与时代脱节,变了味、走了样的习俗,以及一些迷信化、低俗化的风气,既不符合现代文明,也并非人们内心真正的向往,就应该以更坚决的态度反对,而不能被“纸老虎”吓住。

  当然,这不等于一简了之、一禁了之,而是以可行的新风俗取而代之。比如近年来,山东大力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在农村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取缔“二次装棺”、庸俗表演和吹鼓手,一些吹鼓手转而加入或组织庄户剧团,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去了。有的农民说,过去一家有喜事,全村忙活,表面风光、内心叫苦;现在随礼不坐席,随礼最多50元。个别村坚持“一元礼”,更是带了个好头。一位基层干部说,一开始感觉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改变起来很难,但只要有人领头顶住闲言碎语,群众的支持度超出了基层干部的想象,说明匹配现代生活方式的习俗文明乃是人心所向。

  社会治理一定程度上是人心治理,制度对人产生刚性约束,文化调适人的心灵和精神。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移风易俗应与基层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构建新的文化环境的角度在更高层次上予以考虑。只有构建一个更健康、更文明、更现代的文化环境,才能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抵御低俗之风,让人民群众在良风善俗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