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什么是好的高考作文题?个人认为作文的话题应该具备三个特性:社会性,个人参与性,心灵化。今年许多地方的作文话题,如上海卷作文题要求谈谈对未来生活的预测,浙江卷的话题是“三本书”,天津卷要求谈下一代如何理解父母长辈,这些话题都具备了这三个特性。
所谓社会性,也是普遍性,要让全国或全省(市)的考生能人人都有话可说;二,有个人性,即个人对谈论的话题本来就有接触、参与,在动笔前对话题已经积累了自己的体验、看法,写出来的作文就是真话、心里话。各位考生观点是深是浅,体验是否独特,作文水平的高低,也就在其中了。
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将作文话题“心灵化”,但是作文题应该具有这种可能性,一是让善于深入思考、体验的考生有机会表达自我,脱颖而出;二是避免作文命题离考生的生活太远,离他们的内心太远,写出来的作文很容易“大而空”。恢复高考四十年来,作文命题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早年的作文题目,把“写什么”和“怎么写”规定得太狭窄,考生发挥个性的余地太小;而作文话题往往远离考生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导致作文面目雷同,语言乏味。
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高考作文的命题史,是语文教学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教学的业务层面,完全可以说,语文教学思想,也有“教育”层面的意义。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比起一些理科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或者说人格塑造有更为直接和深刻的作用。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能力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全面发展”的人?还是让他养成按指令思考、用某种现成的、排斥个性的话语方式来说话?这个选择的困惑,仍然是语文教学未能解决的问题。
讲到作文时,常常要用到“表达”这个词。这是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言。我们习惯于把语言仅仅看作是一个工具,至少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不注重语言和个性的关系。优秀的或杰出的语言作品是可以影响、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影响他的审美偏好的。反过来,一个人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化。不注重甚至不知道语言的人文性,以为语言仅仅是形式,是用来装“内容”的一个“筐子”,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圈子里很早就存在一个认识: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语文则是有思想性的。语文课讲语言,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工具”,“工具”与“思想内容”相比,重要性不能同日而语。与这一认识具有同构性的认识是:学生到校读书,是来接受事先已经替他们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不是来学习如何思想、思考,也不是来学习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的,自然也不需要学习如何个性化的表达。
如果语文课能够为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表达融为一体,从中渐渐化茧成蝶,升华出一个新的自我、新的灵性。对这样的学生来说,语言就是他或她的“内容”——融个性、气质、风度、审美倾向……为一体的“内容”。什么时候,语文课上强调的思想内容不再外在于学生内心,语言也不再是思想内容的奴婢,语文才是“人的语文”,语言才是“人的语言”。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三清言:从衡阳官员进“色诱”陷阱看性贿赂... 2014-02-26 |
衡阳色诱案不仅是腐化 2014-02-26 |
把人当工具难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2015-05-06 |
谢东宁:人形机器人提示人类存在的意义 2015-08-04 |
彭焕才: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镇化的关键 2015-08-26 |
防治“寨卡”,节假日也不能掉以轻心 2016-02-14 |
读经典须贯穿的三条原则 2016-10-17 |
最低工资标准该降还是该升 2016-12-15 |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2017-03-15 |
“守护传统,关切现实”是文学的时代价值 2017-05-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