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人生实苦,用关怀托起相信
李晓鹏
//www.workercn.cn2017-06-29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甘肃重度残疾考生魏祥,考了648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在高兴之余,他向清华大学发了封公开信,要求解决母亲陪读问题,因为他们的家庭状况不允许在北京租房。清华大学很快表态,绝不因经济问题而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学。并很快回信,这封标题为《人生实苦,你需要足够相信》的回信,迅速红遍了社交圈。

  这是一个令人闻之而落泪的家庭。魏祥从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父亲也患上不治之症去世,世界上就剩下他和他的母亲。

  我不敢用伟大或者坚强来形容这对母子,任何言辞在这对母子的遭遇面前都是苍白的。我们今天都很难想象也无法形容,母亲既要在医院里当护士,又要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都说坚强不过是苦熬,如果仅仅是苦熬而没有梦想,那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放弃,只等着某一天熬不下去或者熬到了头。但魏祥母子不仅在坚持,而且有自己的梦想。这种梦想不仅仅事关个人,对于一个极度缺乏生活能力,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的孩子,梦想是需要别人点亮的。

  点亮魏祥梦想的,是他的母亲。就像魏祥在信中所说,母亲是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的人,她没有仅仅把魏祥当成一个“只要活下去就可以”的病人,而是支持他去学校追求自己的梦想。她是魏祥的第一个梦想点灯人,她用不抛弃换来了魏祥的不放弃。在清华大学还没有出现在母子俩的视野之中的时候,正是母亲的关怀,支撑了魏祥的梦想。

  实现梦想是有门槛的,人生实苦,不会无缘无故馈赠。生活中的光鲜靓丽,无不有着难以为他人道哉的付出。所以,光有相信,没有努力也是不够的,有了努力,努力不够也是不行的。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不可能照进现实。魏祥必须自己足够努力,从而让自己足够优秀,才能摸到梦想的门槛。只不过,到了梦想实现的关键一步,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怀。在魏祥的清华大学梦里,清华的表态给了他们足够的关怀。清华的相信,就是他们等待多年的关怀。

  魏祥是个幸运儿,幸运在于遇到了清华。但还有很多残疾生,在离梦想只有一张纸的距离的时候,倒在了“体检不合格”这张纸的后面。这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纸,也是一张歧视的纸。比如,宋奕辰,河南洛阳人,患有视力残疾,2016年高考成绩610分,报考天津中医药大学,被退档;刘婉玲,漳州龙海人,患有先天肌无力,2014年高考成绩549分,报考江夏学院,被退档……更不用说,还有大量乙肝病毒携带者曾经被退档,他们本来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生实苦,这种苦若是自然形成的,还可以慢慢熬,总有希望的一天。天无绝人之路,命运为你关上了门,还会给你留一扇窗。但这种苦若是社会因歧视而施加于一个群体的,则连这扇窗户都被关上。一个公平而宽容的社会,应该是鼓励和支持梦想的社会。对于这种自己足够努力,也足够优秀,拥有自己梦想的孩子,不应该再有更多的束缚来约束他们。“星星点灯,照亮前程”。魏祥和清华大学之间的互动告诉我们,面对苦难,如果个人选择相信梦想,那么社会应该给出值得相信的理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