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时被坏消息缠身的乐视,7月3日又迎来一大波负面新闻。先是有媒体称,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三家公司的12.37亿资产被司法冻结,疑与招商银行一笔24亿元规模的贷款有关,随后又有媒体披露,上个月乐视控股的法人代表已由贾跃亭变更为吴孟。这引起了人们诸多猜测。
目前,乐视控股已就资产冻结一事作出回应,表示事情起因是一笔乐视手机业务融资贷款,“但我们针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据相关报道,这笔贷款是当初乐视控股收购酷派(手机)股权的资金来源。乐视的声明,恰好佐证了其资产冻结一事不虚。放在以往,这笔钱对乐视来讲似乎不算什么。但目前,连12亿元的现金都拿不出,而是强调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足证其现金流之紧张。
乐视风波不断,不是因为梦想太大,而是扩张太快。或许是当初从股市套现来钱太容易,或者是自我陶醉。乐视在短短两年内一举进军内容、大屏、手机、体育、汽车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七大生态。乐视大举扩张的高潮,是去年10月在美国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但也是这场发布会,成为乐视由盛转衰、进入漫长冬季的标志性事件。
回头再看,除了其起家的乐视网和超级电视业务,其他每一个生态及其子生态都是一个大坑,其中乐视汽车这个坑更可谓“天坑”。就拿乐视体育来说,照理这是与乐视基础业务最接近的生态,但购买各种赛事需要花大把的钱,很难盈利。又如手机,花了钱,不尴不尬地占个坑,如果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自然锦上添花,碰到困难,这就成了鸡肋。更不用说乐视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为止,乐视砸了那么多钱,量产仍遥遥无期。
乐视的扩张模式很成问题。乐视在不断融资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把资产拿出来抵押(质押),从而形成了庞大而漫长的债务链条。到最后,如果业务不能变现,或者公司估值没有达到预期,就不会有人跟进投资,那么这场游戏就接近尾声了。乐视的资金链发生危机,就是在人们对其扩张模式和盈利前景表示质疑的时候。这时候,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这实际上也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玩法。一些所谓互联网公司拼命烧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市场,而是为了做流水,把业务量做上去,对资本讲故事。最后,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如果其盈利模式扎实可行,还可能等得到春天(盈利),而如果不被资本看好,钱烧完了也就作鸟兽散了。
在这方面,最新一个例子是共享自行车。这个行业才刚冒出个头,一些公司已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俨然变成了全球公司。这让人不禁问,这些公司的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了吗?盈利模式找到了吗?政策风险考虑到了吗?当然,有人愿意投钱,有人愿意烧钱,这是正常的市场活动,无须置喙。但如果整个互联网行业到处都是在贩卖情怀、玩资本游戏,不仅其创新含量颇堪怀疑,因此是否会吹大资本泡沫,造成金融隐忧,不得不考虑。
收购美国Vizio 乐视做好了抗风险准备? 2016-07-28 |
“乐视模式” 问题究竟在哪里? 2016-11-08 |
企业发展应警惕资本困局 2016-11-17 |
乐视停牌,利好利空不重要 2016-12-08 |
乐视“幸存”,企业“苟活”才会有诗和远方 2017-01-17 |
都什么时代了,易到还在玩烧钱大战 2017-03-14 |
易到困局警示资本陷阱 2017-04-19 |
贾跃亭押97%股权,背后风险谁来管? 2017-04-28 |
乐视“换血”似乎有点迟 2017-05-23 |
警惕盲目扩张之殇 2017-05-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