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如何超越“机器换人”
——以“互联网制造”推动供给侧改革(之三)
杨海康
//www.workercn.cn2017-07-28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接连战胜李世石与柯洁,机器智商超越人类的“奇点”似乎已经来临。自动化写作服务公司预言,迟早有一天,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将是一个机器人!沃尔玛正用机器取代4000名后勤员工,权威报告预言,2033年前美国45%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现在,互联网制造来了,人类是否将集体成为“多余人”?

  其实,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持续处于类似的焦虑中。蒸汽机、珍妮纺纱机、铁路等新技术的出现,都曾令生计受到冲击的人群备感惊慌,并试图进行抵抗。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红旗法案”规定,每一辆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50米以外做引导,不断摇动红旗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英里。后来,美国加州、佛蒙特州都出台过类似立法。这实际上是马车对汽车的狙击。

  历史证明,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是不可阻挡的,但技术革命从来没有使人类陷入大规模失业的绝境。互联网制造同样也不会,它将是对“机器换人”更彻底的超越。它将通过互联网,使个体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在人力资源供给侧完成人本身的转型升级:从传统单一的生产者、制造者变成资源调配优化者、新产业创造者,进而推动资源和生产供给侧的巨变,最终实现产业的全面智能化。

  那些担心互联网制造会加剧“机器换人”的人,最大的失误是静态地看待经济,将机器与人简单看作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由于互联网制造减弱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全球经济活动会空前活跃,生产和贸易的规模随之激增,其创造的就业增量现在还难以准确预计,但无疑将是巨大的。

  即使着眼于经济现状,互联网制造也不会对就业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而只会改变就业结构和方式。以互联网制造中将广泛使用的机器人为例,它与人类就业存在三种关系:替代、填补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现在很多人担心的其实是第一种。包装和环卫等行业确实会受到影响,而填补的岗位则包括化工、焊接、喷涂等,操作可简单可复杂,但操作量都较大,并且人在场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机器人填补的是人类不愿干、不能干或干不好的岗位。

  而创造的岗位主要是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维护服务。据统计,由于机器人的使用,全球电子产业2008年至2011年三年间共增加近10万个工作岗位。目前,全球机器人制造业有超过30万员工,而且,机器人产业的就业人数年增长率超过10%。随着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需要庞大的售后工程师队伍提供支持。

  机器是否替代人,与劳动力的供给密切相关。担心人类的饭碗被机器夺走,担心人口老龄化来临后有活儿无人干,两种焦虑竟然同时存在。在未来10到20年,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届时,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在中国,关于传统农业部门中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前几年学者还有争论,如今已基本取得共识。中国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提高,严峻的养老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

  企业是选择工人,还是运用机器人、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终究要服从经济法则。相关技术设备初期投资较大,但启用后的变动成本较低,而人类则需要持续地支付工资。成本收益比需要具体地测算,至少目前来看,“人机冲突”也许被过于夸大了。从2013年起,广东东莞市政府每年拿出2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但当地企业家表示,工人依然非常紧缺,不间断招工还是常态。一些企业之所以急于“机器换人”,主要原因是招不到人才或流失的工人太多,而不是人工成本过高逼迫企业用机器换人。

  当然,对互联网制造带来的“机器换人”,哪怕冲击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也不应听之任之。毕竟现代工人有其“资产专用性”,更换岗位面临着降低薪水、短期无法适应等困局。这需要社会政策来托底,需要有效的转岗培训。互联网制造带来的就业结构和方式的转变,将是“痛并快乐着”。假以时日,人类失去的将是简单劳动的锁链,赢得的将是更为自由和开放的世界。这就是互联网制造带来的超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