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研发经费创新高后还需补短板
樊大彧
//www.workercn.cn2017-12-12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持续走高,得益于政府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后,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同时还需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让企业联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攻克研究难题,使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再创历史新高。近日对外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81.2,比上年增长5.7%,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15个初创国家2.08%的平均水平。

  研发经费,泛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其投入者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发经费投入的多少,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间接反映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潜力。

  此次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研发经费在经历了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个位数增长后重新回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一系列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国家建设持续推进。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1%,超过了欧盟15个初创国家2.08%的平均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研发投入强度,是指研发经费与业务收入之比,是反映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

  虽然我国研发经费再创新高,进步喜人,但在投入结构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距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仍以研发投入强度为例,这一指标虽然我国已接近欧盟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依然只有以色列的一半,与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创新型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意味着,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研发经费总量方面,我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这说明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增长是同步的,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也是相称的。但是,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的短板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从经费投入结构看,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近年虽然实现了连续增长,但5.2%的投入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15%至25%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而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的占比,则更是短板中的短板。据测算,目前基础研究经费占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总额的0.1%左右,仅为主要创新型国家的五十分之一。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同样,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也是我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抢占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增强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当前都必须拿出资金和决心,转变跟踪模仿的低成本发展方式,通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持续走高,得益于政府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后,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同时还需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让企业联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攻克研究难题,使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也需要基础研究投入达到合理占比,这样才能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才能让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获得稳定战略支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