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下中国面临的是一场阻力巨大的攻坚战。在公民意识觉醒、参与公共事务热忱高涨的今天,一个大国必须正视这些痛点,与最大多数中国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并将多元丰富的情感凝聚成改革的共识、发展的动力。
这是李克强总理第一次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他神情专注地讲了100分钟。这100分钟将决定面临关键变革时期的中国未来一年最重要的使命。
这份报告凸显一个大国执政者的理智与情感。
这份报告少了几分激情,多了几分温柔。
在“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基调下,所有铿锵之语无不指向中国民生的切肤之痛——“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在公民意识觉醒、参与公共事务热忱高涨的今天,一个大国必须正视这些痛点,与最大多数中国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并将多元丰富的情感凝聚成改革的共识、发展的动力。
李克强总理深谙民意的话语引起广泛的共鸣。
毕竟,时下中国面临的是一场阻力巨大的攻坚战,而不是改革取得辉煌成果的庆典。
因此,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史上调门最低的一个,除了坚持GDP增长7.5%左右显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之外,其余大政方针都显露出直面时艰、迎难而上、强调执行的色彩。
也就是说,在重塑国家治理结构的过程中,整个宏观决策进一步走向科学理性。
针对公众关注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问题,李克强总理对于该由市场主导的商品房只字未提,而更多强调了政府在建设保障房上的责任,目标更加明确,想必相关措施会积极跟进。这预示着中国楼市将完成市场和政府真正意义的分野,或许一线城市房价不会下跌,但更多的中低收入者会将期待的目光从房地产商转向地方政府。
对于城镇化,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无疑为不少地方千篇一律、脱离实际的“造城运动”轻点了刹车,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背景下,保障了产业化、集聚化作为未来城镇化的核心,为中国未来地方经济的关键引擎指明方向。
对于万众瞩目的国企改革,由于深层的行政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政府工作报告》审慎而积极地向市场释放出这样的红利: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在国有商业银行主体地位难以撼动的前提下,报告也采取了相似的态度: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
这些举措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深化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但真正到位却需要时间。不过,政府已经尽其所能来为市场开拓航道,为更深层改革积累经验,赢得时间和空间。
一年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自我革命的姿态登场,加大反腐力度,着力简政放权、回归市场。李克强总理道出了这样一张清单: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并许下这样的承诺:进一步简政放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而这样的清单却是改革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未来主要源泉是内需,而真正的红利是制度红利。
李克强总理的100分钟承载着一个大国的理智与情感,展示着改革的阵痛和希望。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大政方针向具体执行务实而有力的迈进。随着改革的深入,想必会有更多的激流险滩、重重关山。毕竟,制度的雾霾要比现实的雾霾更加难以战胜。
李克强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这预示着,不管怎样,中国意义深远的新一轮改革已全面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