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马背上没有水手
欧阳
//www.workercn.cn2015-12-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下创新、创客之类的话语时髦,招呼鼓动者热情洋溢,踊跃实践者络绎不绝。如此大好时光,在仰视财富意志之外,站在潮流边缘,时常会想到杰克·伦敦,这个写就《马丁·伊登》和《海狼》的野蛮作家。

  称其野蛮纯属个人感性妄断,一想到侠客文人半生闯荡过江湖,总觉得“温文尔雅”有些不合适,完全没有贬义。没有掉进商业社会之先,就曾经很喜欢这位作家。杰克·伦敦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商业作家之一,与那个时代闲散在庭院的贵族和文人不同,冒险生活之余,自学成才的他成为以写作为生的高手,并跻身富豪队伍,可以说是商业作家的先锋。从类似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荒野淘金客到享誉世界的作家,是不是可以归类到今天的“创客”?

  睿智、敏锐的他有强健的体魄、钢铁般的意志,在旧金山码头当过装卸工,在捕海豹的船上当过水手,是淘金者,是战地记者,甚至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者”。复杂身份转换和丰富社会阅历背景下,杰克充满激情的“游荡”自然会吸引年轻的我。也是因为这样的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太明白他何以会自我放弃:艰难的“创业”行程中,杰克信心饱满、激情四溢,及至世俗生活富足,却滋生出厌倦心理,1916年11月22日,他用吗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离开了他曾经热爱、守望的世界。

  据海德格尔所言,在平淡淡懒洋洋的没情绪中,“此在”才会对自己厌倦,而“昂扬的情绪则能够解脱存在的公开的负担”。如果“此在”所指是人本己的存在,既不平淡,也非懒洋洋的杰克不能够厌倦自己和置身的世界,问题看来需要归属到“昂扬的情绪”是否真的会使人获得解脱。

  人们相信对生活目标的不懈追求,一定可以昂扬情绪,哪怕是挣钱买房子这样的事业,这样看,那些把房价举到天上的实力威权人士,正是为了大家有长远的理想目标。问题是,再长远一点,就算是对“阳光”的信念可以激扬奋斗意志,但未必可以带来健康的世俗生存状态。试想,当我们抱持这种乐观的时候,可能会忘记炽烈“阳光”的烧灼。

  《马背上的水手》是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对杰克·伦敦心灵和生平的扫描,被斯通称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的杰克,在另一面却是一名极端主义者,就像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作者自以为是抨击极端个人主义的,但是读者却往往误读:作家是在宣扬这种思想——潜意识里的欲望难以掩藏。尽管在内心隐蔽的角落,人们多多少少会推崇这种为追求性灵自由而坚守的个人极端主义,但在正当大众的社会观念中,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里,极端个人主义更真实的一面是极端的自我欲念,纵然它富有进取的形式和理想的精神高度——这很难融入共同的群体。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主义的鼓动者、宣传者,富裕生活中的杰克·伦敦却不惜劳心费神,繁忙于投入巨资修筑奢华的宅邸“狼舍”。豪宅矗立起来了,杰克的精神也坍塌了,这个崇尚冒险精神,反对一切宗教信仰——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宗教信仰——的硬汉,迷失了,他不知道“自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于是自我舍弃,消失了……

  记得看到过评论家说,杰克·伦敦式的冒险不屈,反映了美国式的奋斗精神,客观说,应该只是表现了“美国精神”的某一方面,作为心灵平衡的另一面,还需要信仰(或者说宗教)来抚慰。否则,混乱复杂的内心冲突总有一天会使承载者崩溃。就极端个人主义而言,不是极端个人主义者放弃社会,就是社会抛弃极端个人主义者。

  进一步来看,当,并且仅仅当人们满足于感官生活享受、物化财富追逐的时候,精神世界的港湾就会失去空间,就如杰克·伦敦,这名被誉为“追逐美的旅人”,显然找不到存放“美”的四维世界,美,本就是一种信仰。

  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阅读,或者是学习这个《马背上的水手》,在人们热衷于扮演创客的躁动中,那些忘却信仰然而却执著实证的技术头脑,是否想过科学理性的崇尚多有歧义?尤其是,处在物化判断弥漫的烟雾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阻隔了精神诉求。

  人是心智动物,真正的随心遂意只存在于精神维度,金钱的交换,或者是交换金钱,也许可以满足你感官的刺激,但解决不了心灵的焦虑和冲突。

  自然的和谐是多生态有机的平衡,人也是这样,马背上没有水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