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凭什么去里约?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6-03-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先来讲个故事: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一位25岁的英国跳台滑雪选手艾迪·爱德华兹突然红了起来。在媒体中心,他比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还受欢迎,一句“谁说奥运会就只属于那些冠军?”让无数记者心情为之一振。但到了比赛的时候,艾迪却洋相频出:他不仅长得着急,面相如大叔一般,而且体重比其他选手的平均体重重了差不多20斤。由于有远视眼,他还需要在防护眼罩里戴上厚厚的眼镜,经常飞到空中就被哈气弄得眼前一片模糊。最终,他的成绩在所有选手中垫底,连倒数第二名都比他远出16米。奥运会结束后,艾迪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媒体叫他“小丑”,还有一起参赛的运动员给他写信,让他去死!

  艾迪取得这样糟糕的成绩,并不令人意外,他21岁才改练跳台滑雪,而且因为经济条件差,无法保证高质量训练,只是因为英国没有选手报名参加奥运会,他才幸运地去了卡尔加里。

  由于艾迪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的表现,国际奥委会后来迫于舆论压力,特意针对他出台了一条规则:以后只有世界前50名或者国际大赛排名榜前面的30%才能参加奥运。这就是著名的“飞鹰规则”(艾迪的外号叫飞鹰)。但艾迪并不死心,连着报名参加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和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结果都被拒之门外;直到1998年,35岁的他还在尝试进入长野冬奥会,最终依然未果。艾迪愈挫愈勇的故事最近被拍成了电影,叫《飞鹰艾迪》。这部电影下周就要在北京上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故事有点长了,但寓意并不难懂:奥运会是体育精英的盛会,是有门槛的,因此,参与奥运会本身,对绝大多数运动员,就是一种光荣和梦想。其艰辛程度,甚至不亚于冠军选手的夺冠历程。

  对于现在的运动员来说,艾迪的故事可能太久远了。但他们对于里约的向往,和艾迪对于冬奥会的追逐并没有什么两样。“到里约去”,这一定是2016年所有中国健儿最猛烈的呼喊。

  但里约真的不是那么好去的。比如,中国女足姑娘为什么就能“约起”?这不只是取决于姑娘们的拼搏和奋斗,还有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以及主要对手的发挥欠佳,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

  事实上,这世上的成功大抵都是如此:有内因也有外因,有偶然也有必然。女足这张宝贵的入场券,看似出乎意料,但也是水到渠成:这帮孩子经历世界杯的洗礼,信心和实力都得以增强,用体育界的行话说,就是“到了出成绩的时候了”,相反,她们的主要对手日本、朝鲜和韩国都在经历新老更替的阵痛,中国女足“破茧而出”,似乎也不必大惊小怪。今天,女足“约起”,我们当然要感谢洋帅的调教有方,但也不能忘记郝伟过去三年多为女足打下的基础。如果说,布鲁诺为女足锦上添花,那么郝伟就是“雪中送炭”。女足的未来,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去一趟奥运会吗?又不是拿到奖牌,至于那么激动吗?我的回答是,当然至于,太至于了。竞技体育是要靠成绩和实力说话的。不错,中国女足曾经拿到奥运会银牌,但这充其量只能证明,我们曾经也“阔过”。中国女篮也曾经“阔”过,但她们至今还无法确定是否能去里约。中国三大球,现在确定能到里约去的只有女排、男篮,现在又有了赛前被一直看衰的女足,球迷还不能先高兴会儿吗?

  对中国体育许多项目来说,能去里约,就是一种胜利。复苏中的女足,当属此类。

  当然,对于中国的许多优势项目,他们永远也不用担心无缘奥运会,但到底派谁去却大有讲究。里约奥运会越来越近,希望中国运动员们能够凭实力去里约,而不是凭名气、凭感情,甚至凭地方利益。遥想当年,举重名将占旭刚状态那么差,但依然可以去雅典,结果却三把试举全部失败,英雄一世,竟“晚节不保”,这样的事情但愿不要再发生在今夏的里约奥运会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