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富余产能滋生的“基因”尚未消除
去产能要革除障碍
欧阳
//www.workercn.cn2016-08-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媒体信息,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新近披露了业界数据。数据表明,2016年上半年,该省仅钢材产量就超过1.3亿吨,同比增长5.14%。这颇为令人费解:在大力度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老大河北省实际的钢铁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长——并且是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面对这一“诡异现象”,人们当然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给出多种解释。有乐观预期的坦言,以时间目标而论,化解过剩产能的时限是3至5年,故而短期(半年左右)现象不足以拿来说明问题。而另一方面,相左的观点则同意这样的说法:河北作为中国钢铁业的大省,肩负着去产能的重任,“去产能”未彰,“增产量”却显,如此“怪象”显然不是健康形态。特别是在当下钢铁市场短期向好的情况下,就被刺激释放出来的产能而言,其实质的意味无疑是去产能遭遇重重阻力。

  鉴于只是“短期现象”,过度解读或许并不妥当。表面上看,产能不完全等同于产量,总体上讲,需要关闭的应该是落后产能,而不能简单地对“过剩产能”一刀切。这当然是良策,至少从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角度判断,优胜劣汰才是最终的选择。如果是出于政策方面的安排,的确也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在市场、利润的驱策下,基于效益的动力明显会更大,美好的理想未必能成现实——实际情形正是如此: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角度来解读,市场回暖、企业盈利空间上升,由之诱发的产能回升似乎也是符合市场趋势的反应。

  就市场出现回暖信号而言,“产能过剩”的说法不是该存疑吗?定然不是!产能过剩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那么留下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样的现实表象呢?

  近期呈现的现实“繁荣”景象是否属于短期波动?这个问题我们先放置一边。由此,我们就会容易地了解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很可能走进了一个怪圈(说是陷阱或许更严谨)。那些成就富余产能的“基因”并未消除,这不仅是在观念思路上,现实的政策环境也是如此,至少现在还没大的改观。

  银行信贷“安全”的隐忍,虽然有债转股的安排,但考虑到企业多年的“业绩”,信贷东家更愿意选择账面上的报表安排。在这样的短期目标下,企业破产、关闭更为艰难,结果是预期的优胜劣汰、市场出清沦为“次要问题”。

  不仅如此,在资源配置,甚或是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等领域,“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也没有切实成为现实图景,比如基础能源及其价格、高昂的金融信贷成本之类。行政垄断、市场准入的障碍仍旧稳固存在,“市场决定”起不到实效,随之而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阻碍了企业之间立足于市场的并购重组,优势资源无法合理化集中,领先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成果在预期的市场广泛覆盖道路上举步维艰……

  事实上正是上述各种因素的存在,和这些因素集合的长期共振,直接铸成了富余产能的问题,并使这个问题积累、恶化。

  这些滋生富余产能的“基因”不改变,我们就很难从这个“陷阱”中走出来:结构性调整难以全面、稳步、有效地推进。反过来看,即便是脱离了“陷阱”,有效地实施了结构调整,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面对旧式的“基因”——这些“无视”市场、造成富余产能的“基因”,一定还会遇到新的障碍,对具体的市场主体——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实际上,不止在冶金钢铁企业,相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多个领域——凡市场主体都会面临同样的处境,有色、煤炭、化工,甚至不少新兴的现代科技产业,等等,不都有同病相怜的困惑吗?

  显然,去产能要落到实处,政府和出资人就必须真正把企业当作完全的市场主体,就必须革除这些障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