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不喧哗 自有声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7-04-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朗读者》火了,董卿再度成为屏霸。“今天,你朗读了吗?”这样的话放在过去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在今天,却是一种时髦。

  文化电视节目能成为一种时髦,总归不会坏事,即使附庸风雅也好过没心没肺。人们看惯了太多明星嬉闹和带孩子的综艺节目,现在终于有机会安静地打开一本书、听一首诗、读一封信……这是一种怀旧和回归,也是一种矫正和补给。就像董卿本人所说的,“节目的火爆恰恰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匮乏——如今纯粹的事物太少,充斥在我们四周的都是感官的或者一时喧嚣的东西。”

  如果说《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是一种常识的回归,那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则是一种审美的回归。前者旨在普及和益智,后者意在分享和提升。显而易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两档文化节目较之以往,在审美上有了较大的跃升,不只是有了历史的温情,更有了现实的温度,从中也反映了央视“高冷”背后的热情和野心。

  非常庆幸,《朗读者》并没有效仿《中国诗词大会》,没有变成朗诵比赛。我琢磨,节目本意也不在朗诵,朗诵只是一种载体,重要的是朗诵者和他们所传递的故事。因此,《朗读者》最终演变成了故事会,也有点像《读者》,某些方面还像《艺术人生》,但它又不只是有明星,还有为数众多的素人嘉宾。这显然更容易拉近朗读者和观众的距离。“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朗读者传递的不只是文字的价值和美,更有对于生命的尊重和人生价值的审视。

  电视节目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已属不易。

  我开始接受《朗读者》,并习惯性地收看,源自作家麦家的讲述。他说起自己与父亲的疏离,说起儿子与自己的对峙,残酷的青春,漫长的“冷战”,诚诚恳恳,句句动情。“我非常地讨厌自己曾经有那么叛逆的时期。”麦家说这话的时候,让人震惊。正因为他经历过那种青春期的父子隔阂,他在遭遇儿子与自己相似的痛苦青春的时候,才给予了对方无限的包容和坚持。他临别前写给儿子的信让人落泪,隐忍的父爱,字里行间无处可藏。

  说实在的,类似私密的个人故事,似乎不宜分享,但因为有了朗读的由头,它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荧屏,而且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我也不知道节目组是如何说服嘉宾的。或许,这并不重要。

  看《朗读者》随时准备要哭,我倒不认为这是观众的脆弱,或是节目组的刻意追求,而是情之所至,不得不哭。嘉宾既无需掩饰,观众自然更不会吝惜自己的泪水,连主持人董卿也常常哭花了妆,毫不在意自己的美艳形象。

  世间最动人者,无非一“情”字。这世上,总有一些情感亘古不变。《朗读者》紧紧抓住这些最本真最恒久的情感,以讲故事的形式,去发现文字的温度和美,所以,它才不喧哗,自有声,于无声的文字中,让人们听到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

  我注意到,有关《朗读者》,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论者就认为,现代中国,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还有人认为,《朗读者》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播,而是商业时代的心灵揉捏,是一抹粉红“哲思小语”,涂抹在失血已久的精神之唇上。这些批评很正常,且不无道理。我只想说的是,电视毕竟只是电视,它取代不了真正的读书,如果眼前的文化类节目,能对人们有一点点心灵的触动,让人有亲近书本的冲动,那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看电视从前也被视为懒人的行为,今天有了手机和互联网,看电视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崇高。作为一个电视节目,《朗读者》已经很精致很动人了,我们还能奢望更多吗?

  我唯一担心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走红后,类似节目会蜂拥而至,结果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反而失去了文化节目制作的本来意义。

  但愿我这是杞人之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