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传递出哪些信号
吴学安
//www.workercn.cn2017-05-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今,大学校园已是95后的天下。作为喜欢“二次元”、最亲近移动互联网的一代,95后有着独特的职业观。近日,一份对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明确表示毕业马上就业的受访大学生只有近三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暂不就业青年人数从9.5万增长到13万人,青年创业活动率从11.7%提高到12.4%。

  新产业发展对青年劳动力供给提出新要求,青年人自身的择业观念也呈现出新变化,部分青年的就业意愿有减弱趋势,而创新创业的青年群体在不断扩大,选择“慢就业”的人数也在增加。

  不言而喻,导致“慢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就业形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这种“慢”可能是自主型追求更好的“慢”,也可能是被动型漫不经心的“慢”。前者表现为不仓促就业,有计划地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些时间,通过丰富自己的阅历来进一步了解社会环境,认知自我和观察职业世界,以更好地定位职业生涯从何处开始;后者则表现为拖着不找工作,或因自我效能感低,或因各种客观的就业条件所限,他们抱着得过且过或者“啃老”的心态度过毕业季甚至更长的时间。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啃老”做法坚决反对,而对为追求就业高质量的“慢”则应给予理解、包容和支持。

  其实,就业的“快”与“慢”之所以备受关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走出校园时,希望给身体和心灵一定放松,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这种“慢”是一种沉淀和积累,也是可以理解的,其目的是为了未来就业的快、高、好。盲目就业固然不可取,但对那种基于自我价值认知不清的“慢就业”则需要警惕,这种“慢”是一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未来就业选择存在着一定的迷茫。一方面,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限制,一些学生上大学选择了自己不愿意学的专业,面对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毕业时未必能选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灵活性”就业又为学生提供了“过多”的选择,选择的迷茫使得不少毕业生在职场门前徘徊不前。

  其实,“慢就业”并不可怕,“漫无目的的就业”才可怕。对于一直在学业生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学生来讲,“快”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在就业之前从事一段时间的支教、创业、游学等“尝试性就业”,可以更加理性地评判自己、更加科学地规划未来,从而走向“快就业”的轨道。

  近年来兴起的创业大潮,为95后的“慢就业”提供了基础。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引领下,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机遇很多。这种更加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更加新潮的就业观念,为“慢就业”提供了社会土壤。“慢就业族”的出现反映了今日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他们不再死抱住机关、外企不放,敢于放弃“铁饭碗”,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毕业时选择就业还是不就业,不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而只需要一点无畏的勇气就可以作出决断。因为,即便选错了,依然会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