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月16日上午,电话传来苗地先生溘然仙逝的噩耗,真如晴天霹雳把我惊愕了,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苗地——这位漫画界的弄潮儿在91年的人生道路上,画上戛然而止的句号,走得竟如此仓促。
苗地1926年生于山西河曲,先后就读于华北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即在《人民日报》担任美术编辑达40余年。其间创作了大量漫画、风俗画、插图、速写等美术作品。苗地以自己辛勤的艺术劳动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受到读者的喜爱,并赢得我国杰出漫画家的地位。
读者和同行为何喜欢苗地的画?正如评论家所说的,他的作品有强烈责任感和幽默感,采用夸张变形、象征、比喻等诸多手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鞭挞、揭露社会生活中的黑暗、腐败、愚昧、落后;褒扬科学、法治、进步、高尚。苗地这些“接地气”的作品,能够化丑为美,拨动人们的心弦。因此,画作就有了脉搏,有了情感,有了灵魂。也可以说,养眼又养心。
苗地先生的代表作如《解放前的吉祥戏院》《把知心的话讲给书记听》《爷爷和孙子系列》《摄影趣话》《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访日见闻》《小候外传系列》。水墨漫画《小放牛》《放下布袋何等自在》《钟馗》《惠安渔女》《天山红花》等传世之作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我与苗地先生认识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虽然没有“追星族”之说,但人们对心仪漫画家的景仰却是由衷的。最初印象,苗地老师话不多,对青年漫画爱好者的来访是热情真挚的,对不成熟的画稿直言不讳,有啥说啥。有的放矢的点拨和作画先做人的箴言让我们终生受益。在求教中,我看到他帮扶、辅导的青年作者一拨又一拨,可算是“桃李满天下”!
实事求是地讲,没有苗地等前辈的教诲和提携,我们这些曾经的爱好者就不可能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至今在我留存的画稿上仍有苗老师修改的笔痕。望着熟悉的线条,我默默地想:自已每一点滴成绩中都包含了漫画前辈的心血和汗水,可不能忘记啊!!
抚今思昔,往事如烟。苗地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每当遇到难题或急活时,首先会想到苗地、王复羊、孙以增等漫画家,他们没有“架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赶稿如“救火”的案头,“急就章”成了家常便饭。苗地经常主动给“工人的画”出主意、供稿件、担任没有评委费的漫画评委,这种无私和慷慨,真令人钦佩。老漫画家们不但是《工人日报》的朋友,还成了“客座”编辑,他们给全国职工读者“雪中送炭”,自己也收获着快乐。
苗地先生是个热心肠的人,凡是与漫画有关的事,他都义不容辞地担当在身。对“工人的画”编辑部和漫画同仁组织的义卖、来访、辅导活动从不计名利,不讲条件,亲力而为,以身示范。我们约请苗地等名家先后去过山东胜利油田、河北邯郸城建集团、山西客运车辆段、吉化集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等基层单位,为一线职工送去作品,传授创作经验。
苗地先生离休后多画水墨漫画小品。他说,通过画水墨漫画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画出中国气派的漫画尽点绵薄之力。他在探索中,利用自己造型能力强的优势,并运用优美的线条、畅快的敷色、结合多变的构图、逆向的思维方式,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可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水墨漫画。苗地先生不保守,他有了新作品、新技法都摆到桌面,让同行“掌眼”和借鉴。他经常在画案旁,结合自己的艺术经历鼓励年轻美术编辑拓宽思路、博学多观,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使版面出“彩”。在1998年初,方成、苗地二老屈尊“带”着我举办了“三人水墨漫画展”,让我搭上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快速列车。
苗地的画好,人缘也好。心地善良、古道热肠、谦虚好学、与时俱进的心境使之永葆艺术青春,这位可敬可爱的老顽童被人们昵称为“苗大爷”。平时衣食俭朴,不近烟酒的“苗大爷”却十分喜欢在同行或年轻人当中“凑热闹”,谈天说地。他从大家的觥筹交错、无拘无束的聊天中,体味生活的真味道,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苗地也会说“蔫”笑话,还用山西方言讲民俗、夸老乡,幽默又风趣。故此,“苗大爷”的故事也随之不胫而走了。例如“擦自行车”,说的是某日苗老见楼下女儿的自行车甚脏,端来清水抹布擦洗。此时,忽听一女孩说道:“苗爷爷真好,您在学雷锋呀!”哇,原来苗大爷擦错车了……
多年来,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论人时,切勿盲目相信什么“大师”、“专家”,我们上过当。某些道貌岸然、侃侃而谈的“大师”“专家”们一到论真学问的关键时候,就会露出灵魂上的霉斑,现出骨子里的奴才相。苗地除了聪明、睿智,还是个老实人,对人对艺术都老实。谁能相信市侩性格、投机取巧的人能成为艺术家?靠自吹或炒作岂能替代创作!苗地一生低调,他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中保持淡定,从容执着地修炼漫画之“道”。直至耄耋之年仍然拒绝遗忘传统,坚持弘扬国粹,坚持笔耕不辍,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啊!
说不尽的苗地!他是德艺双馨的漫画大家,更是我们亦师亦友的老大哥——虽然并非相见恨晚,却是相别恨早矣。“沧海月明珠有泪”,愿苗地老师的英魂,永远与沧海、明月在一起。
柯 锐:读懂“最可爱的人”的弦外之音 2014-04-17 |
最可爱的人 2014-04-17 |
殷建光:赞誉拆迁溢美亦应有度 2014-04-17 |
新闻时评:拆迁人员“最可爱”,不如拆迁政... 2014-04-18 |
伊 文:冒充狗主人敲诈算怎样一回事 2014-06-26 |
吴凤桐:美好心灵诚可敬 2014-08-28 |
毛建国:别再“污名化”大爷大妈了 2015-08-27 |
美丽风景背后的劳动者 2016-10-20 |
常给政务微博洗洗脸 2017-04-28 |
文学创作:与时代变革同频共振 2017-09-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