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网络曝光不能只有“暴力”没有底线
//www.workercn.cn2013-12-1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法明 漫画

    据12月13日新华社报道,12月3日,广东陆丰市某中学一女生在当地投河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女生偷窃服装,一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女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遭曝光,网上亦不乏批评辱骂之声。当地警方以“侮辱案”立案侦查,并将服装店主刑事拘留。女生家人认为,是“诬陷”和“人肉搜索”导致孩子走上绝路。

    针对此事的讨论呈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若真是小偷就一点不冤,偷东西应该付出代价;另一种则认为,将人逼上绝路的店主应受惩罚。

    女生究竟有没有偷衣服,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偷了,也“罪不至死”。或许一些人看来,女生的死是她自己心理素质差。这可能是一部分因素,但众口铄金之下,多少人扛得住?人言可畏,有时可以颠倒是非,有时可以置人于死地。

    对此番事件中的人肉搜索,公众并不陌生。几年前,人们曾经人肉过“虐猫女”,人肉过“女白领死亡博客”事件中女白领的丈夫。今天,不少人对人肉搜索有了较为谨慎的态度,知道它并非可以随便动用的“武器”,知道网络上的东西不可尽信,不该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随意评论、转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沉醉在网络曝光、指责甚至谩骂的“狂欢”中。

    当下,网络曝光确实是一股强大的监督力量,近年来也确有不少贪腐案件、违法违纪的官员,以及一些有猫腻的事情是通过网友的爆料、点击和转发揭露出来,进而敦促解决的。但换个角度看,网曝屡试不爽或许也造成了人们对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过度依赖,进而把它当成了一把万能钥匙,觉得它能打开所有“阴暗”、“锈住”的大门,能借此伸张正义、赢得公平。随着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发展,不少带有个人情绪的内容被广泛传播,比如有人车位被占了会拍下“占位者”的照片发到网上,有人看到行人纷纷闯红灯、乱穿马路也会拍下晒到网上……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好打抱不平的“堂吉诃德”,看到一些不文明、违法违规的人和事,便想“吼一吼”,当面指责或许有其他风险,不如背后“晒一晒”来的稳妥和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中间确实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当事人所看见的未必是实情,也可能是另有隐情,而一旦曝光出来,网友的参与热情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都是当事人不能掌控的,就像此番事件中,相信服装店主曝光女生的视频截图也不是想置其于死地,但人肉搜索的后果和网络暴力的力量显然超出了店主的想象。

    网络监督是有底线的,不能为所欲为,应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侵犯他人隐私,不能动辄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甚至谣言惑众,进而鼓动、形成一股网络暴力,伤人名誉、尊严和性命,甚至带来更大范围的不稳定因素和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那些诉诸法律或者其他正规、正常途径本可解决的事情,其实不必非要先网曝而后快!

    网络监督的力量被更多人依赖,进而出现滥用,背后或许仍是某些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正途的缺位和不畅——规则的力量、法治的力量本该远在网曝的力量之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