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接连发生,不是运气问题,而是平时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说白了,脚底下的泡还是自己一天天磨出来的。在安全风险的防范上,真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但凡想打个盹儿、眯一会儿,“噩梦”可能就来了。
近几天,各地发生了数起安全事故。广西玉林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江苏无锡货车超载导致桥面侧翻、小吃店燃气爆炸,还有吉林白城正在装修施工的旧楼房坍塌,事故均造成了一定伤亡。
前几天,应急管理部就提醒,10月份企业节后复产复工、第四季度部分行业进入生产旺季以及冬季气候条件对安全生产都会产生影响,各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面临较大压力——话音未落,事故就真的来了。这不禁刺痛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不少焦虑和担忧。
据本报10月15日报道,应急管理部于“十一”前后对各地开展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 一些企业提供给检查组的很多工作材料是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的;一些企业对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层层递减”“变相打折”,在问题整改上“搞变通”;一些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没有彻底转变,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如此“递减”“打折”“变通”,其潜在的后果,想想都让人害怕。
在安全风险的防范上,真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但凡想打个盹儿、眯一会儿,“噩梦”可能就来了。
安全问题牵涉甚广,复杂而多变,既得按下葫芦,又不能浮起瓢,每一个环节都得严守;安全问题需要合力,再怎么检查、要求、处罚,如果地方政府不积极、企业不配合,也很难有效果,更何况有些企业根本就是在跟监管部门对着干,把风险提醒当成耳旁风,不见棺材不掉泪。
事出必有因。事故接连发生,不是运气问题,而是平时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这儿缺一点、那儿差一些,今天偷奸耍滑、明天以次充好。不认真治超载,超载就会找上门来;不认真去防火,火灾就会悄然逼近;觉得小商户惹不出大事,就有可能惊动全国——事故是瞬间发生的,但往往不是一天酿成的,“海恩法则”多少人都耳熟能详了。说白了,脚底下的泡还是自己一天天磨出来的。
不知道应急管理部的上述执法检查是否覆盖了近来事故发生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早听劝、早整改、早吸取教训、早守土有责,就不会面对今天的窘境,更不必付出这么沉重的生命和财产代价。
应急管理部查出的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防范安全风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的都是老问题了。一些地方和企业如果总是把事故隐患提醒当耳旁风,无动于衷,得过且过,运气当然有用完的时候。
某种角度上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有安全才有机会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给百姓安全感、给职工安全感,是每一个地方政府、每一家企业必须时刻绷紧的弦。真的希望,不要再有什么地方因为安全事故而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