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牛奶致癌”切中社会之痛
//www.workercn.cn2013-11-2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牛奶将人类送进癌症的坟墓!”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这篇文章指出,奶牛是靠打高剂量的荷尔蒙产奶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发现会致癌。对此,专家进行了辟谣,并且称如果实在担心激素的话,可以选择脱脂奶。(见11月18日《新京报》)

    按照专家的解释,如果没有外来激素的干预,产奶量就没有办法保证。给奶牛使用的激素其实是一种生长激素,并非荷尔蒙这样的性激素,它主要是为了增加产奶量,不可能让奶牛不怀孕就产奶,允许使用的生长激素不会损坏消费者健康。而所谓研究发现者坎贝尔也曾表示过,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

    现在看来,所谓“牛奶致癌”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谣言,而这再一次切中了国人科学素养的痛点。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当年大陆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纵向比是提升了,但横向比,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如果国人有着对应的科学素养,“牛奶致癌”的影响力或许不会有这么大。

    科学素养的痛点,对应的是科普的痛点。现实中的科普不仅太少,而且针对性不强,对热点问题关注不够。“牛奶致癌”并不是现在才出现,早在2010年,类似观点就开始在网上传播,而且会时不时增加一些新信息,开始新一轮的流传。这么长的时间,“牛奶致癌”竟然没有得到迅速有力的澄清,这难道不值得相关方面反思吗?

    还应看到,仅仅是科普痛还不足以造成“牛奶致癌”的流传。“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早就深入人心,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转发并且相信这一谣言呢?根源就在如今的牛奶行业已经成了“高危”行业。近年来,牛奶行业的问题可谓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其中,添加剂更是个始终挥不去的梦魇。

    想想看,牛奶本来就是食品安全“燃点”很低的行业,而添加剂更是个一点就爆的物品。现在,传出“牛奶致癌”,似有科学研究支撑,且长时间没有辟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对食品安全敏感的人们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似乎也不值得那么“惊诧”。

    一个频出质量问题的行业,也是一个容易产生谣言的行业。“牛奶致癌”启示我们应加大科普的力度,让更多谣言止于智者;同时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让更多谣言足不出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