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睡眠丢了,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3月21日是第19个世界睡眠日,这句多年前的电视药品广告语,越来越成为当下人们睡眠状况的真实写照。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近日发布2017年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法国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6小时55分钟。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少于每天7小时。
此前一项由密歇根大学做的调查表明,全球正在面临一场睡眠危机。这个研究小组利用反时差的应用程序收集数据,发现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
而在2017年1月,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家曾对世界各国家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间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睡眠最少的是日本人,只有7小时16分;平均睡眠时间最长的是阿根廷人,约10小时16分;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39分钟。
这意味着,仅仅过了2年,全球睡眠时间又缩短了。
人的一生中,睡眠要占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人们的睡眠?
有媒体将睡眠不足的人分成三类:想睡不能睡的“熬夜派”,想睡睡不着的“失眠派”和能睡不想睡的“娱乐派”。
“我们发现,社会压力(等因素)造成人们推迟就寝时间,从而减少整个睡眠时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说,人类的睡眠时间原本由日出、日落、光线等环境因素决定,社会压力导致人们的睡眠模式不再遵循这种自然规律。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的电子产品使得青年人睡觉时间后移,越来越成为导致睡眠不足的重要因素。
以中国为例,去年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有近九成的网友习惯在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间为65分钟,58%的95后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间达到80分钟。社交聊天、看视频是最主要的睡前移动端娱乐,90后、95后最为活跃,这部分人恰恰是能睡不想睡的“娱乐派”的主力军。
值得警惕的是,睡眠不足还呈现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同样以中国为例,中国睡眠研究会于3月17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6岁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首要因素。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伴随神经元细胞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最新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在统计学层面上的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4倍以上。
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健康,还会拖累经济。
英国《卫报》3月8日报道,兰德公司的一项报告指出,作为“世界上人均睡眠时间最少”的日本,每年因失眠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80亿美元。
来自《时代》周刊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上班族睡眠不足导致缺勤或影响工作状态,一年会损失掉120万个工作日,导致的生产力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等情况造成了4110亿美元的损失。
正因为此,现在一些国家,医生开始建议适当增加午休时间,而很多知名大公司也开始为员工提供“睡眠舱”服务。
那么,多长的睡眠时间合适呢?
来自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报告称,目前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规律为:7时起床,8时之前吃早餐,12时进午餐,13时建议午睡15分钟至半个小时,19时是一天中最适宜运动的时间,22时半上床睡觉。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专家建议,保证健康睡眠,提高科学认知是关键:“别让不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偷’走了你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