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王 攀:“怎么一报道才有人关心”的锥心之问
//www.workercn.cn2013-10-1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最朴素的真理往往在底层。当河北保定锯腿男子郑艳良因为媒体报道而进入公共视野之后,官方和民间的各种帮助纷至沓来,当地不少村民感叹郑艳良的遭遇“冰火两重天”——“怎么以前没有那么多人关心,现在一报道才跑过来表示关心?”郑艳良的妻子也有点蒙,“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大的转变。”(10月13日《新京报》)

    先说一下郑艳良现在的情况:河北省卫生厅派专家组会诊,正集中力量医治郑艳良;民政部门也积极行动,河北省民政厅和保定市民政部门都给郑艳良送去了慰问金,而清苑县民政局、清苑县慈善协会已设立专门账户,接受社会各界救助资金,截至目前郑艳良已收到10万余元捐助……

    再说之前的情况:2012年年初,郑艳良得了“怪病”,多家大医院治不了,并断定活不了几个月;2012年4月,不堪痛苦的郑艳良准备好自己的丧衣,在家用一把钢锯、一把小水果刀把自己的右腿锯掉;时隔一年半后,锯腿一事被媒体曝光……

    村民说郑艳良的遭遇是“冰火两重天”,这无疑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村民那句“怎么一报道才有人来关心”的朴素之问。因为郑艳良的命运之所以能够逆转,遵循的依旧是“媒体报道—领导批示—问题得到解决”的俗套路径。

    可我们都很清楚,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领导批示,都是非常偶然的。媒体报道有自身的传播规律,只有诸如“开胸验肺”“锯腿自医”这种故事才容易引起轰动,而且一旦类似的故事报道得多了,以后只有做出更惨烈的举动才会引起媒体关注;至于被领导批示,无疑是概率更小的幸运事件了。

    一个人的苦难,只有靠媒体报道或领导批示才能得到关注,这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常态。正常的途径是:当一个人陷入困境之后,只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启动社会救济机制,就能获得官方和民间的帮助。

    因为没有证据,我无法下结论,我们到底是不是有财力保证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底层的中国人,在陷入绝境时都能得到帮助。但无需强调的是,要实现社会善治,绝不能过于依靠不确定的、偶然的、非制度性的救济路径。

    从这一点说,村民那句“怎么一报道才有人来关心”的感慨,既是对郑艳良遭遇“冰火两重天”的感慨,更是对全社会的锥心之问——我们何时才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健全的、制度化的社会救济机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