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政绩考核压力下,投资可以对GDP增长有更加直接的拉动作用,让地方官员“面子上更好看”。甚至还催生了一个怪现象:欠债越多的地方,发展得越快,地方官员提拔得越快。(10月28日《人民日报》)
严格来说,如果运作得当,地方政府“先借债发展,再盈利还钱”的思路并没有太大问题。2011年审计署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新一轮审计摸底已开启,专家预计,地方债务仍在总体可控的安全区间。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欠债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很多国家政府欠债是用在消费上,而我国政府欠债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方面。
在地方财政吃紧的大背景下,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利于增强后劲。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地方欠债多发展快,地方面貌改变大干部提拔快,有合理之处。
但即使这样,一些地方欠债还是让人担忧的,如一旦地方政府欠债过多,超过了偿还能力,那么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另外有的地方虽然欠债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及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市政项目建设,但这些项目如果太超前,短期不能发挥作用,造成投资浪费,那也是不好的。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缺乏规划乱投资,烂尾项目比比皆是,那等于是把公共财政的钱白白扔进水,这样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所以,对一些地方债务欠债要科学分析。一是在考核中要做到看这些债务用在什么地方,二是要考核这些债务合理不合理,有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各地政府偿还债务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政府偿还债务能力强,那么可以负债率高一些,而一些地方如果没有什么偿还能力,地方政府债务就不能太多。
总之,对“欠债多干部提拔快”要科学辩证分析,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让各级政府正确认识欠债,从而推动“科学欠债”,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