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1月6日,南京召开市委常委会决定,从明年起,北京东路41号、43号大院(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地点)暂定每年元旦、五一和国庆三天为固定开放日。与此同时,市政务办、市住建委、市教育局等11个部门也将定期向市民敞开大门。今后,这样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有望在全市逐步推广。(《现代快报》11月7日)
说到政府机关“开门纳客”,我不由得想起一则中国游客在美国上厕所的故事:一名中国人随旅游团旅行途中,导游专门带领他们去州政府“方便”,令人奇怪的是,无论是位于卡森市的小小的内华达州州政府,还是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气象不凡的加州州政府,不仅都没有围墙和门岗,州政府官员还满腔热情地欢迎他们再来。美国导游向一脸诧异的游人解释:“我们是纳税人,养着他们,‘方便’一下是最起码的要求了。”
老百姓之所以对这一见闻津津乐道,是因为目前在中国许多地方,群众想进政府大门,很不容易,别说是去“方便”了,就是正儿八经的去办事,也要先行登记,接受保安严厉的问询,免不了有一种被人当贼防的感觉。
当然,中国也有一些地方官员“胆子”很大,在自己的任上拆掉政府大门,推倒政府围墙,任由民众自由出入。譬如2005年7月,时任陕西省咸阳市市长的张立勇,就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废除在咸阳有着50多年历史的门卫和传达室制度,同时拆除所有机关单位的围墙,机关厕所统统向公众开放,老百姓可以自由进出政府“方便”。同样在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也曾出台类似的举措,取消市委市政府门口的武警哨兵,并且不设围墙、围栏,人们可以自由进出。这两项决定距今已过去了8年,不知上述两地政府是否还在坚持?
南京市设立政府开放日,也算是一种进步。不过,这种选择在节假日期间的开放,显然与老百姓的心理期待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政府机关仅在开放日那几天对公众笑脸相迎,在其他日子继续板着脸面对百姓,则开放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