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央视报道,黑龙江以务实作风抓整改,集中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特权车、行业作风等问题,自揭其短,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整改后的变化。目前,黑龙江已严肃查处547起顶风违纪案例,通报424人、调离岗位7人,对一名喝酒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的处分。(11月10日《新京报》)
这起事件的通报,只闻其事,不知是谁。比如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是哪一位?“酒桌殉职”的又是谁?如此一笔带过,还遮遮掩掩干吗?
首先,负面影响会殃及无辜。一个省份享有副省级的干部有很多人,谁喝酒致陪酒人死亡,责任应该让其自己承担。如果不公布此人的职位及姓名,难免会给别的副省级干部带来负面影响,群众会猜到底是哪位副省级,指指点点,影响“副省级群体”的名声。
其次,这件事的具体经过也应说明白。比如这是个什么场合,为什么要喝酒,是公务接待还是私人往来;还有,死者是经常陪领导喝酒还是偶尔为之,如果是偶尔为之,那么是否因为喝酒致死,仍待查。如果是经常陪领导喝酒,那么其致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谓“最后一杯酒压死骆驼”,这个责任就不该只由这位副省级干部一人承担,之前所陪的领导也应承担“慢性喝酒致死人”的责任。
最后,应解剖好 “陪酒致死”这只麻雀,以儆效尤。陪领导喝酒是一种很恶劣的官场风气,由来已久。在个别地方,甚至派生出能喝酒、善陪领导喝酒是一种能力的畸形用人观。如果不是权力的磁性能对人的欲望起致命的诱惑作用,没有几个人愿意低眉顺目陪人喝酒。陪酒者深知,个别领导干部喜欢那种酒桌上众星捧月的感觉,奉承话很顺耳很亲切,酒杯端起来,就拉近了和领导的距离,而“垄断了领导的耳朵”,个人的目的也就找到了捷径。
中央“八项规定”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四风”问题能否得到遏制,关键看能否抓好制度建设。黑龙江这起“陪酒致死”事件,正好是一个现成的反面教材。将其细节公布,通报并严处相关人员,让那些听惯了酒桌阿谀之词的人醒醒脑,免得今后误己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