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本周迎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各校普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是文明的摇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讲新课前,先教做人,在孩子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能够培养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方法。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而其中的主体和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想要确立其文化地位,维护其文化传统,就必须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亮出自己的精神旗帜。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频繁,各种价值观交汇碰撞,激荡起许多不同的思潮。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没有统一的精神“内核”,就难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日公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承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思想精华,高度凝练出了国家气质、社会面貌和公民追求,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指标意义的成果。
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轨,利益诉求多元分化,凝聚共识的难度在加大。近些年来,诸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让座该不该等问题频繁引发热烈讨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不同价值观念冲突碰撞的结果。形势越复杂、社会越多元、观念越多变,就越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统领、来凝聚,越需要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中国号”巨轮就能始终在现实大潮中把握正确方向,驶向梦想的彼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深奥晦涩的理论,它是生动的生活智慧和治国哲理,它渗透在社会的肌理之中,至微至显。因此,弘扬与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韧劲”,也需要“巧劲”。要通过倾听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人们思想的共鸣处与交汇点,创新改进形式,让群众主动参与、乐在其中。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