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毛建国;守护公信力需要制度的力量
//www.workercn.cn2014-05-05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段时间南京要限牌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虽然此前南京交管局也发布了辟谣声明,但由于杭州等城市之前出现过“先辟谣,后限牌”,让不少市民的心依旧悬着。对此,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克希表示:“杭州出现一夜限牌的事情,南京绝对不可能发生,全江苏也绝对不可能发生。”(5月4日《扬子晚报》)

  两个“绝对不可能”有极高的可信度,不仅因为刘克希讲得斩钉截铁,基本没有留后路;而且因为有理有据,讲得很有底气。《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在实施三十日以前向社会公告。”这是一条强制性规定,从制度上杜绝了江苏出现“一夜限牌的可能性”。

  但是,还是有不少“老百姓”成为“老不信”。比如有网友讲,官方辟谣往往是限牌的开始,“天津、杭州都是官方辟谣几天后开始的”。出现这样的民意反应,实在让人遗憾,但也可以看出公信力的两个特点。一是“因小失大”,常常因为很小的一件事,就造成了公信力的流失。二是“殃及池鱼”,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但其后果却由所有地方所有领域担承。

  公信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公信力比黄金还要宝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公信力是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基础,没有公信力就会陷入说什么也没人信的尴尬,由此带来的运行成本大得不可想象。在公信力的构成中,“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是最基本的要求,一次失信比十次守信带来的影响还要大。提升公信力,官员的职业操守、道德形象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的力量。

  郑永年先生在《中国需要的是制度崛起》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制度崛起,尤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崛起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好的制度也是公信力的基础。有了好制度,执行好制度,才能守护公信力的成长。刘克希的两个“绝对不可能”透露两点,一是制度有明确规定,杜绝了“半夜鸡叫”的可能性;二是如果“逾越程序真的宣告一夜限牌了,那就是违法的,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而且应当追究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讲江苏的做法值得称道,刘克希的讲话值得信任,也正是因为表现出了制度的力量。

  “一夜限牌”是公信力建设的一面镜子,启示我们守护公信力需要制度的力量。当下应把更大的精力用在制度建设上,确保言必有行、行必有果。一方面把政府行为纳入制度笼子,防止公信力流失;另一方面加大制度的执行和惩戒,对于失信行为勇于纠正、敢于问责。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都有政府建设这一块内容,不妨在其中单列公信力建设这一环节,盘点一年来在公信力上的得与失。公信力是一种大作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