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25日,岳阳市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临湘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群林因群众反映涉嫌吸毒,已被免职,调回岳阳市检察院,正接受组织调查。临湘市原副市长、公安局长曹青松也因对原市长吸毒事件负有责任而被免职。有消息称,曹青松被免职缘于对龚卫国吸毒监管不力。《中国新闻周刊》还了解到,龚卫国吸毒一案,或有其他临湘官员涉入其中。(9月4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官场的中“瘾君子”可谓是逐渐增多,比如被称为“吸毒州长”的云南楚雄州原州长杨红卫、湖南临湘市的“吸毒市长”龚卫国,以及在此次新闻事件中因群众反映涉嫌吸毒而接受组织调查的临湘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群林,等等。如此违法违纪之行为,不仅害己伤民心,还影响了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和党政部门的公信力。
当然,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沦为“瘾君子”,除了其思想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外,就是多与社交混乱有密切关系,从吃吃喝喝到唱歌跳舞,最后发展成一起吸毒,“朋友圈”变成了“毒友圈”。比如湖南临湘市的“吸毒市长”龚卫国。其不仅交友广泛,“唱KTV、泡吧、喝酒,样样在行”,而与他一起吸毒的人不乏当地搞房地产、基建工程的老板。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有爱好”。那么,在“送礼品不如送毒品”等歪风邪气的蔓延下,官员一旦成为“瘾君子”,往往既容易受制于人,又不得不“跟着感觉走”,从而衍生出违法犯罪、权钱交易等多重负面效应,正如有知情人士表示,因为龚卫国有毒瘾,有些老板希望通过提供毒品,与市长进行利益交换,从而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
众所周知,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他们的职位、权力有很大利用价值,商人或其他人会故意安排场合招待一下,让这些干部染毒之后,借其公权谋取私利就更加容易。“禁毒须先治吏”。因此,对于吸毒官员必须予以严惩,绝不姑息护短,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对尚未涉毒的党员干部则应加强“毒情”教育和监管机制,提升“防毒免疫力”。
而对于官场中的“圈子化”这一特征,要有效遏制官场“瘾君子”,则还需用“阳光监督剂”来对症下药。既要狠抓警示教育,更要严抓监督问责,畅通人民监督渠道,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不断强化体制内的监管,对吸毒官员严惩不怠,维护纪律、制度、法规严肃性,切勿如曹青松一样做“老好人”而被免职。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官场“瘾君子”无处可瘾。
吴应海:整治“毒驾”,应上升为国家行动 2011-09-08 |
顾 昀:宁财神张元吸毒不能当八卦 2014-06-27 |
苑广阔:明星与毒品的纠缠何时才休 2014-06-27 |
邱 时:明星吸毒关全社会的事儿 2014-06-30 |
龙敏飞:“拒用涉毒艺人”是行业自治的范本 2014-08-15 |
刘建国:明星吸毒不只自毁形象 2015-03-11 |
晏 扬:“撒谎式回应”危害不比官员涉毒轻 2015-04-23 |
朱永华:毒驾入刑,不能再等了 2015-06-25 |
张贵峰:检察长是否吸毒,不能藏着掖着 2015-08-25 |
赵 杨:“官员因升迁无望吸毒”纯属瞎掰 2015-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