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唐 伟:控烟手段岂能仅盯着调税
//www.workercn.cn2015-10-20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18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第十七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近300名控烟专家、学者参会。相关报告指出,烟草使用给中国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危害,全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超过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此次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烟草税仍偏低,建议下一轮调整中,在出厂环节可将从价税统一为56%。(10月19日《北京青年报》)

  税收调整之后,烟草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很多人可能控制吸烟。这样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然而,今年5月,烟草税率调整后,烟草价格应势而涨,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涨价对烟民的“震慑”作用并不明显,该抽还得抽依然是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调控手段,烟草税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在之前就未能有效体现,多轮税率调整之后,吸烟者的数量未降反升。

  来自全球成人烟草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烟民有3.56亿人,被动吸烟者有7.38亿人。这意味着近11亿国人“接触”烟草。中国控烟10年,卷烟生产量却增加了近50%。而在德国,10年间青少年吸烟人数下降了一半,从欧洲青少年吸烟大国下降为吸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其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通过禁止播出烟草广告、征烟草税提高价格、在烟草产品上标上警示性标识等方式减少人们的烟草消费。其二是在公共场所禁烟,保护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如此看来,在公共场所禁烟成为最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举措之一。

  从其他国家的控烟经验来看,控烟的成功取决于综合措施的效果,特别是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执行力度。相较而言,国内在这方面却处境尴尬,很多地方在条例出台之后,多年来“无一罚单出现”,各项禁令成为摆设。一些地方在利益考量之下,禁烟的决心不够坚定,禁烟的态度不够明朗……也正是因为此,才有了烟草官员“控烟就是卖国”的骄横与狂傲。

  控烟说难也不难,总的来说不过是控制生产数量堵死源头,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压缩吸烟空间,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识,构建整体联动以提高效力,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之,若其他更为有效的手段都尘封不用,一味地盯着提高税率,那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依赖。同时,在目前烟草行业本身低迷的情况下,加税的成本因素有可能在长长的流通链条中被消化。“烟草税仍偏低,为控烟建议调整”就会成为一个伪命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