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封寿炎:讨论“老人裸奔”,不该盯着“他是厅官”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一名退休老人在网络发帖,称自己在海南三亚湾游泳,上岸后发现自己锁在凉棚里的自行车连同衣服等物已经全部被城管拿走。多次拨打12345市长热线也未能拿回自己的衣物后,老人只好穿着泳裤、套着游泳圈徒步5公里“裸奔”回家。

  新闻甫一曝光,舆情随即汹涌。千夫所指的当然是城管部门,以及更多政府部门。迫于舆论压力,当地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据三亚市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事件发生地的天涯区政府已责成涉事城管中队深刻检讨,对责任人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并就此事处理不当之处公开道歉。

  然而,像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一样,一夜之间,舆情又发生反转。随着调查逐步深入,更多细节真相逐一浮出水面。老人下水游泳的海湾属于禁泳区,下海前他已经看到禁泳标识,但仍然明知故犯。老人停车的凉棚也属于禁止停放车辆区域,并且有禁停标识(只是他没看到)。就治理乱停车而言,城管部门照章执法似乎是职责所在。网上舆论也有调转矛头指向老人,转而同情被停职检查的城管人员,为他们鸣冤叫屈的。

  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城管肩负法定职责,应当有所作为,有些案例即使引发舆情,也未必就是城管理亏。然而,“老人裸奔”这场风波,应当反思的不仅仅是谁对谁错,而是怎样把该做的事做好。城管在老人不在场、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剪开车锁铁链,将自行车和车上物品一并拿走,这种做法显然过于简单粗暴。虽然在拿走自行车的时候,城管人员找不到当事者,但后来城管的执法车辆又开回来,并且停在距离老人30米远的地方。老人的朋友还上前理论,但据称“车里人脾气很大”,回复他“要拿东西,明天到我们城管局去取”,还斥责“不是你的你来干什么”?哪怕一个退休老人几乎赤身裸体,也不归还他的衣服,这种作风,离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的要求相去甚远。

  简单粗暴的作风是外在表现,更让人忧虑的,是其中折射出的依法行政观念上的短板。如果说查扣违规停放的车辆,还是执法的必须手段,那么将车上私人物品一并查扣,有没有过硬的法理依据?假如其中有贵重物品,或者虽然不贵重,但对当事人非常重要的物品,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查扣是否妥当?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车主恰好有心脏疾病,车上物品中包括急救药,被一并拿走,那可能是要出人命的大事啊。此外,城管人员在查扣物品时候并没有给当事人开具查扣物品清单,并且事实上已造成了被查扣物品的遗失(眼镜),对于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财产物品,这样的处置方式恐怕无法让人释怀。

  涉事城管之所以喊冤,是认为自己在照章办事。这其实也说明,在基层治理这个环节,行政执法人员目前所依据的“章”,恐怕还有待细化完善。执法不仅要有目的正义,也要有程序正义、结果正义,查扣违规停放的车辆,固然得到了法律授权,但是对车上的个人物品怎么处理,也应当有明确严格的执法规范。在找不到车主时,简单地一扣了之,似乎方便了执法,但事实上不仅造成了当事人的困扰,也引发了汹汹舆情,给相关部门甚至整座城市的形象带来巨大损害,麻烦其实一点儿也没少。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细节。老人身份的曝光,某种程度上成为舆情反转的重要催化剂。老人退休之前的职务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站长,这个职务在网上被简称为“厅官”。于是,“城管欺负退休老人”,在一些人眼里立刻变成“厅官借权势压小城管”,千夫所指的对象,也立马从城管变成了“厅官”。有人这样总结网上舆情:“城管对小贩,小贩有理;公务员对群众,群众有理;富人对穷人,穷人有理;大官对小官,小官有理”。虽是戏言,但也的确反映了某种舆情规律。舆论将矛盾双方分别贴上强势和弱势的标签,然后无原则地站在弱势一边,弱势方永远有理,强势方永远理亏,这样的简单思维确实颇有市场。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三亚老人裸奔”的案例里,其荒谬性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舆情反转,应该仅仅因为事情的细节清晰化,而不是因为“他是个厅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