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政协提案咨询活动上,有委员提出了一个小细节,某些以单位命名的公交车站,单位搬走了站名却没有更改,给市民带来不便。
交委认为不改名是因为市民叫了很多年,改过来反倒不方便。提出单位搬迁不易名,造成混淆误解,也是为了市民方便。乍听之下,好像各有道理。
之所以模棱两可,其实在于双方所考虑到的“市民”人群并不完全相同。改了名不认路,所涉及的大概是老市民,能够把握不同地点的大致方位,而可能被老地名“误导”的,则是与之对应的“新”市民,他们可能是刚扎根城市对过往环境不熟悉的城市新鲜人,也可能是新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
保留原站名会不会产生歧义,不仅要考虑老市民熟不熟悉,也要考虑一个新来适应者的感受,如果只是用假定的一部分人的感受,全面概括甚至替代为所有人的感受,就可能造成某个决定甚至政策的“偏见”。
只是从这样一个小切口来看,没有及时更换站名确实算不上多大的一件事,但对于城市和城市管理者而言,这其中的细节以及背后触及的思考逻辑,却不能轻易放过。
城市在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在扩大,各方面设施规格不断提升,也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拼搏于斯,安居于斯。我们面对这个动态的,变化中的城市时,不仅要从硬件上跟进,给予更多投入,从公共服务上跟进,完善民生的各个环节,还要真正地从人的角度,每一个群体的角度出发,看到不同群体各自的需要,充分考虑他们各自的具体的感受,确定最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方案或模式。
认识市民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如是描述似乎略显空泛。但在任一的政策、决策上,他们又是具体的、切身相关的对象。市民中有追求品质生活的家境优渥者,也有刚刚爬过饥馑泥墙寄望从此安定免受生活磨砺的拮据者;有接受过国家最高教育的智识精英,也有受教育程度平均线下的体力劳动者;有为出行限号焦虑的车辆拥有者,也有乘坐公共交通也要精打细算无暇私车规则的勤俭持家者;有心情随公共服务质量、公共产品价格浮动起伏的政策敏感者,也有超然于公共供给有更强自主性的政策不敏感者。城市的任何判断、决定,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任何一个层面,都要比照不同人群去问询、分析、权衡,寻找最大公约数,而不是笼统以一类市民甚至某个市民代表的意见概之以市民之声,或者想当然地简化并认定市民感受。
一如单位易地的站名该不该更改的问题,仔细分析,新市民确实可能会受到困扰,老市民熟悉线路,不难判断出准确方位,原站名本身也没有浓厚的历史背景非保留不可,综合考虑,这位委员提出的这个细节建议不是不能考虑。换位于不同市民群体,再来审度具体方案措施,这样的思考路径不但可以在细微处打磨城市的细腻,也可以从宏观上更深刻地关照城市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