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还原感性”:讲好故事的内在要求讲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的舆论条件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讲故事越来越成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实效的必要手段。这是因为,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以其侧重于对人和事的描述,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人不愿意听故事,很多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就是通过故事传承的。
常言说,文以载道。作文者总是要借助文字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希望别人认同自己的“认同”。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思想看不见、摸不着,接受不接受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嘴上说信心里怀疑或者嘴上怀疑心里笃信不疑是常有的事。今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方式很多,也多有自己的主见,对于传播方式很“挑剔”。一些“灌输式”的说教,即便是正确的,受众也往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通过故事讲述的道理,使人印象深刻,容易得到较高程度的认同。对新闻媒体来说,讲故事就是把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正能量寓于报道之中,通过客观的新闻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传递给受众。
那么,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还原感性”。“还原感性”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提出的一个新闻写作方法。他认为:“同‘一般’相比,典型的‘个别现象’看得见、摸得着,比罗列抽象概念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更丰富,因而更容易影响和感染受众”,“还原感性”的表现手法是先从记者认识到的包含着“具体真理”的活生生的、常见的小事情讲起,使受众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见南振中《“还原感性”——对新闻作品感染力的哲学思考》,载《新闻战线》2005年第7期)。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脱离个性的共性,离开个别的一般是没有生命力的。讲故事不是编故事。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个真实性,首先应该是具体、可感的。
可见,“还原感性”不仅符合讲故事的要求,也是讲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不少采访报道是“被”邀请、“被”组织的。被采访单位、采访组织者大多会做出精心安排,采访对象说什么、怎么说以及各种材料,往往经过层层把关。由于“过度包装”,很多材料报喜不报忧,讲成绩浓墨重彩,对问题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抽象的道理多,可感的形象少;书面语、术语多,口语、家常话少,等等。笔者在一次采访中见到一则介绍一个村子文化生活的材料是这样写的,一位村民说:某某活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虽然做得还不是很好,但它是我的精神寄托”。这段文字语法严谨,用词考究,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但问题正在这里。试想,一个普通老百姓会这么“端着架子”说“书面语”吗?“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寄托”是他平日言谈里的词汇吗?一位喜欢画画的村民是这样对笔者说的:“每天坚持画画,就是高兴,觉得心里舒坦。”这两段话,哪段是从老百姓自己口里说出来的,哪段是“被导演”出来的“台词”,不难分辨。
再如,一提优秀领导干部,往往少不了亲人病重、去世也不离开岗位的情节。“无情未必真英雄”。其实,很多优秀领导干部在这样的矛盾面前,心里都是十分纠结的。如果把他们处理这类冲突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具体描述出来,不是既真实可信又能打动人吗?
我们看到,很多依靠“被安排”的采访,依赖现成材料写出的报道,尽管在事实准确性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往往缺乏现场感和生动的细节,概念化、脸谱化严重,千人一面,千文一面,有表情没感情,拒人千里之外。
新闻报道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表扬稿”,要尊重新闻规律,还要考虑受众的感受和接受心理。深入采访,任何时候都是记者的基本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中的人是有血有肉的。“还原感性”,要求经过实地采访,进一步核实、核准现成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把其中“过滤”掉的“感性”内容重新找回来,捕捉到采访对象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人情世故,通过精心选材、合理布局和个性化写作,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受众。这样写出的报道才有温度,才有可能引起共鸣。那些受众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或者看个开头就能猜出后面一二三的模式化、套路化报道,不符合讲故事的要求,既没有市场又浪费资源。
实际、生活、群众是新闻的富矿,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舞台。只有贴近再贴近、深入再深入,全身心投入其中,用脚丈量广袤大地,用眼观察世间万象,用心感受万家忧乐,才能获得一手的感性素材,写出鲜活的报道,把故事讲好。
解放日报;挣不脱的枷锁:评《梅兰芳》兼论... 2008-12-11 |
解放日报;挣不脱的枷锁:评《梅兰芳》兼论... 2008-12-11 |
解放日报:挣不脱的枷锁:评《梅兰芳》兼论... 2008-12-11 |
贾磊磊:用叙事方式体现文化软实力 2010-11-10 |
范咏戈:剧本创作要力避“三无” 2013-06-21 |
王旭明:代表委员提高媒介素养有助提升履职... 2015-03-11 |
李 拯:“施暴有理”有悖文明底线 2015-09-01 |
陈 晋:把“语言坐标”插在思想和历史的厚... 2015-12-09 |
韩庆祥: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及其战略意义 2016-02-02 |
新华社评论员: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能力水平 2016-02-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